首页 >> 中医美容

教你如何正确服用中药汤剂

中医美容  2019年07月02日  浏览:11 次

摘要:据北京中医医院特征科主任李建介绍,通常来说,上午9点和下午 点摆布,是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刻,所以此刻服用中药最好。

可是,纷歧样药性的中药,考究纷歧样的服药机遇。通常来说,医治虚症和肠胃病的,应在饭前 0~60分钟服药;而医治心肺病和别的通常疾病,则通常在饭后15~ 0分钟服用为佳,以防止药物对肠胃发作影响,削减副效果的发作;助消化或对肠胃有影响的中药,也应饭后服用;而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则宜饭前空腹服用(其间通粪便的药物,如大黄、火麻仁等,宜在清晨和白日服用,防止在睡前和夜间服食);驱虫药也应在早上空腹服用,安神药则应在睡前服用。

别的,趁热喝是大有些人喝中药时的习气。李建说,本来,喝中药不必定要趁热。

传统的中医理论以为,通常的中药汤剂应当温服,即药汤煎煮后当即滤出,在常温下凉至 0℃~ 7℃时再喝。而丸、散一类的中成药也应当以温开水送服;归于解表、发散风寒的中药,才应当热服,而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止吐、解毒、清热的药,则应当冷服,避免致使影响。通常遵从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准则。

喝汤剂还有温度需求。熬好的汤剂,通常都要凉一凉比及不冷不热再服用。但有些中药服用时,对温度有特殊需求,有的需求趁热服,有的则需求彻底凉后再服用。

因外感风寒致使的发热怕冷、头痛怕风、全身关节酸痛、不出汗等伤风感冒表现,应在煮沸后5分钟取下,稍停趁热服用,以协助患者排汗,免除恶寒发热、流涕、肢体酸痛等表现。中药热服还可使疹毒发透,适用于麻疹刚建议的患者,可协助疹毒随汗液排出体外,以减轻病况。热服中药还有助于消肿,适用于身体浮肿的患者。

清热解毒、泻下通便的汤剂则需求冷服。如因炎、支气管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而发热的患者,或经常呈现、粪结、小便赤黄等热性表现,冷服中药可通过寒凉泄热,使邪热外泄,减轻病痛,这类中药煎服时刻较长。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仅在至少一种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可用于慢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等)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的症状治疗。

脉络舒通丸价格
老人缺钙怎么补最快
小儿中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