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坡书院谒苏轼笠像岭南琼岛有遗牛
中医美容 2021年12月29日 浏览:2 次
一、东坡书院谒苏轼笠像
岭南琼岛有遗诗,笠影千年诉别离。
功过常欣堪自负,庙堂何忍屡相亏。
吃着老字号包子 炎炎儋耳羁愁处,黯黯天涯落魄时。
九死还乡无愧事,断珪残璧为谁知?
(儋耳,即儋州。)
二、黎母山
峨峨源远育刀耕,润泽千川桑梓情。
峰叠流泉成画卷,云连天阙到南琼。
拨开瘴气出三界,拂净尘埃脱五行。
草木为朋仙作伴,任他岁月变峥嵘。
三、黎家风情之一
椰山深处水云边,困守村乡不计年。
逸性无须怀壮志,闲心何必恼粮钱。
几间陋室堪如意,数亩贫畴只盼天。
富贵喧嚣身外事,哩歌一唱比神仙。
四、黎家风情之二
富贵由来不欲多,布衣陋室且消磨。
闲居僻郭时时乐,耕作贫畴岁岁过。
春去春回皆自任,花开花落又如何。
殷勤却有杯中酒,一醉无忧且放歌。
五、儋州马井镇伏波庙忆汉朝伏波将军马援
跨海平番驾巨艟,甲兵十万傲蓝穹。
开疆志得岭南外,报国名标史册中。
庙宇永存新马井,坊乡长忆老英雄。
楹联斑驳千年在,犹著豪情说战功。
(马井,指马井镇,传说马援所骑的白马刨沙得泉解渴官兵,后人砌成井,即如今庙旁的古井,马井镇由此得名。)
共 4 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七律∙海南印象之游记篇》由五首七律组成,在内容上,咏古怀史类三首,风情风光类两首。咏古怀史分别歌咏了历史人物文豪苏轼和著名军事家马援,还有黎家中的神话人物黎母。苏轼在他谪居海南儋州期间,积极发展教育,他的学生举乡贡,苏轼题诗曰:“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现在此处仍留有以苏轼命名的地方;马援为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至伏波将军,世称“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受到后人的崇敬;“黎母”为黎族人民尊奉的黎母神,黎母山便是黎族人民的始祖山,黎母山成为了黎族人民的圣地。咏古怀史类三首紧扣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的特点,从教化人保佑人民、文功武治方面做了赞颂;两首风情风光属于田园类诗歌,诗人以黎家特有的山水、人情特点为创作素材,在描绘黎家山水的同时,表达出诗人向往的一种闲适心情。五首七律,风格古朴,一方面,怀古咏史主题积极向上,表达出诗人的高远志向;另一方面,风情风光类表达出诗人向往宁静淡泊生活的情趣。【:星期五】【江山部·精品推荐20190 080011】
1楼文友: -08 10:51: 8 任何一种文学作品,一篇佳作的评判,是作品是否具有灵魂和情感,作品的灵魂、情感和风格构成了作品的 风骨 。正如李白推崇的: 蓬莱文章建安骨 那样。迁徙云老师的五首力作,都注入了老师真实的情感,以 炎炎儋耳羁愁处,黯黯天涯落魄时。九死还乡无愧事,断珪残璧为谁知? 为例,在格律上平仄严谨,对仗工整,在意境上赞叹与史事相结合,把对苏轼被贬后的处境,苏轼面对困境中的奋斗的精神,表达的完美无缺,读罢令读者动情。迁徙云老师文学底蕴暂且不提,在典故引用上做了细心的标注,就这种力求作品的创作完美精神值得每一位文友学习。感谢投稿【回归】,【回归】有你更精彩!
2楼文友: -08 12: 0:10 感谢云社在繁忙的劳作中能潜心为文,才好社团!遥祝春安! 勿忘本真
楼文友: -08 12: 0:52 感谢云社在繁忙的劳作中能潜心为文,赐稿社团!遥祝春安! 勿忘本真
4楼文友: -09 07:48:48 诗文写出海南山水情景,笔法想象熟悉的味道。尤其是以黎家为主线的述说,那些历史人物在海南所作的贡献,文人墨客在那里的作为。就是那个何必马革裹尸还的气概。也是感动人心的。谢谢作者的佳作和诗。 相信自己的努力
5楼文友: -09 09:17: 5 好诗,赞赏。 诗词小说创作
江中初元公司肠道不好
小孩子总是闹肚子怎么办

- 上一篇: 一东漫漫尘音似雾蒙覆盖
- 下一篇 一东夏日烈日炎炎灸百红呢
-
曝最强天赋队明年将狠追詹姆斯这阵容太无敌
2020-07-07
-
钻石联赛上海站110米栏谢文骏13秒23
2020-07-02
-
广东中山市中医药文化馆新馆开放
2019-07-13
-
详解中医泡脚里的禁忌
2019-07-12
-
夏令滑暑利湿药六一散
2019-07-12
-
家庭足部按摩疗法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