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美容

抓住伏天的尾巴借天升阳闰中伏

中医美容  2019年09月30日  浏览:4 次

  摘要: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7月17日-7月26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7月27日-8月15日),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8月16日-8月25日),第2个庚日作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什么是 闰中伏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7月17日-7月26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7月27日-8月15日),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8月16日-8月25日),第2个庚日作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这里所说的 庚日 是指依据天干地支纪日法中带庚字头的那一天。因此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而中伏有时为10天,有时为20天。当夏至到立秋日有4个庚日时为10天,有5个庚日时则为20天。

  今年恰逢 闰二伏 , 三伏 出现四个敷贴节点。这意味着,错过头伏贴的市民,还可以从中伏贴起,敷满三次。

  神农中医馆袁晓红教授介绍,三伏敷贴通常为三贴,理想的状态是头伏、中伏和三伏三个节点,在此期段敷贴。赶上 闰伏 ,如果市民因种种原因错过 头伏贴 ,可 借 用闰伏完成敷贴疗程。敷贴三次四次并不存在绝对界限,赶上闰伏多敷一次 加强贴 同样可行。

  神农中医馆 三伏贴 五大优势

  开通夜间敷贴

  全程夜间敷贴,持续贴至21: 0,让上班族轻松驱寒!

  道地药材

  我馆采用道地无硫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高,疗效更好。在药材的炮制上,按古法炮制,过筛,让分子量更小,更好渗透皮肤,达到最佳疗效。

  扶阳灸开穴 + 三伏贴 + 扶阳汤

  开穴是在三伏天用艾条在体表穴位上烧灼、熏熨,借灸火的温热及药物的作用,达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补虚助阳、扶正祛邪的一种外治方法。在三伏期间来我馆进行三伏贴顾客,会为您进行艾灸开穴,在开穴的基础上实施 三伏贴 以增强疗效。

  温养脏腑 扶阳汤 是在三伏时节,机体阳气最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之时,内服温补汤药、膏方,易治寒性病症。三伏期间老中医专家坐诊,针对身体进行个性化调理。

  名医辩证,一人一方

  老中医坐堂对三伏贴的患者进行中医辩证,再根据中医辨证结果,帮助您选择适合您的冬病夏治最佳治疗方法,以达到治疗疾病及强身健体的最佳效果,避免盲目贴敷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老

  中医专家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体质类型,研制出不同三伏贴敷贴方,因人因病制宜,对症下药,确保疗效,避免千人一方。

  三伏贴 注意事项

  忌口

  忌烟、酒及生冷、油腻、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少活动

  贴敷期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防止大量出汗。

  淋浴问题

  贴敷当天禁止游泳、淋雨、使用冷气。洗浴时,局部用清水冲洗即可,不宜用肥皂、沐浴液等。

  外用品忌入口

  期、孕妇及皮肤过敏者禁用。有心脏起搏器者禁用。肺结核、肺癌咳血者禁用。急性咽喉炎、发烧、黄等急、热症患者也不宜用此疗法。

  敷贴后

  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发红、微痒及烧灼感,属药物正常反应,外用抗过敏软膏即可;少数病人皮肤贴敷部位出现浅色印记,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退;个别病人贴敷部位出现起泡、起疹、化脓,禁止抓挠,可局部涂擦烧伤软膏,严重者应到医馆货到医院处理。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仅在至少一种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可用于慢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等)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的症状治疗。

一岁宝宝厌食怎么调理
网络门店管理系统
宝宝脾虚怎么引起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