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滋强补法补益虚损
中医美容 2020年01月18日 浏览:4 次
中医滋强补法补益虚损
补法又称补益法、补虚法,是用一些滋补强壮的药物,以达到补益人体脏腑气、血、阴、阳之不足,改善人体虚弱状态,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谓虚者补之,损者益之即是其立法原则。
因临床上的各种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区别,因此,通常将补法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类来运用。
补气药物性味大多甘平或甘温,适用于气虚证,如倦怠无力、气短声低、神疲懒言、头晕自汗、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淡、脉虚弱等,常用药物有党参、黄芪、白术等,常用方剂如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
补血的药物性味大多甘平,具有补血养血的作用,适用于血虚证,如面色萎黄、爪甲苍白、头眩耳鸣、心悸嘈杂,舌淡、脉细弱,妇女经少色淡甚至闭经等,常用药物有当归、熟地黄、首乌等,常用方剂如四物汤、当归补血汤。但是,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因此,补气药也常用于血虚证,在补血的基础上,常佐以补气之品,谓之气血同补。
补阴的药物性味多甘寒,具有滋阴生津的作用,适用于阴虚证,如口干咽燥、肌肤枯涩、潮热颧红、怔忡惊悸、虚烦不寐、遗精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常用药物有沙参、麦冬、玉竹,常用方剂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
补阳的药物性多温,味甘或咸,具有补肾助阳、强壮筋骨等作用,适用于阳虚证,如腰膝酸痛、阳痿早泄、自汗怕冷、耳鸣虚喘、舌淡苔白、脉沉迟弱等,常用药物有锁阳、补骨脂、肉苁蓉等,常用方剂如肾气丸、右归丸。
补法除了可以按上述方法分类,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缓急程度分为峻补与缓补。峻补药物药力强,如人参附子汤和参麦注射液,就属于峻补回阳的方剂。而缓补属于渐缓调补,使病人逐渐复原的方法,如四物汤、四君子汤等,都属于缓补方剂范畴。
但是,补法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①若为实证,邪气有余,而正气不虚者,不可妄用补法,否则不仅不能治愈疾病,反而会加重病情。②若为虚实夹杂者,单用补法则不利祛邪,若单用祛邪法则易伤正,此时,可以将补法与八法中的其他治法配合使用,即攻补兼施。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来源于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六味药组成,是滋补肾阴的祖方,适用于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舌红口干等阴虚证的治疗,服用方法为每次1丸,每日2次,饭后服。
现代常用其治疗有阴虚症状的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以及亚健康状态人群,但该药并非人人能用,肾阳虚、脾胃虚弱之人都要避免服用。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张国玲沈阳治疗白癜风方法
为什么会精神焦虑抑郁消化不良

- 上一篇: 自制糯米酒的正确方法有哪些
- 下一篇 心情总是低落警惕隐匿性抑郁症
-
曝最强天赋队明年将狠追詹姆斯这阵容太无敌
2020-07-07
-
钻石联赛上海站110米栏谢文骏13秒23
2020-07-02
-
广东中山市中医药文化馆新馆开放
2019-07-13
-
详解中医泡脚里的禁忌
2019-07-12
-
夏令滑暑利湿药六一散
2019-07-12
-
家庭足部按摩疗法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