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美容

以桑上者为好

中医美容  2020年01月08日  浏览:3 次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陶弘景:桑螵蛸,以桑上者为好,是兼得桑皮之津气。

【拼音名】SānɡPiāoShāo

【英文名】MantisEgg-case

【别名】蜱蛸、桑蛸、冒焦、螵蛸、致神、螳螂子、桑上螳螂窠、野狐鼻涕、赖尿郎、刀螂子、老鸹芯脐、螳螂蛋、尿唧唧、流尿狗、猴儿包、螳螂壳

【来源】

药材基源:为螳螂科动物大刀螂、南方刀螂、广腹螳螂的卵鞘。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oderaaridifoliaStoll. .erodulapatelliferaServille

采收和储藏:每年秋季至翌年春季在树上采集卵鞘,蒸 min,以杀死其中虫卵,晒干或烘干。

【炮制】

1.桑螵蛸《本草经集注》:当破之。《普济方》:中劈破,研为细末《医学入门:热水浸淘七次。《本草能玄》:浆水浸一日。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置蒸具骨蒸约1h,取出干燥。蒸制品可消除生口致泻作用。

2.炒桑螵蛸《雷公炮炙论》:凡采得,去核子,用沸浆水浸淘七扁,令水遍沸,于瓷锅中熬令干用。《外台》:炒。《圣惠方》:微炒,炒令黄。现行,取净桑螵蛸,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棕黄色具有焦斑,取出,放凉。

.盐桑螵蛸《普济方》:盐水炒。现行,取净桑螵蛸,加入盐水拌匀,闷润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每桑螵蛸100gk,用食盐2.5kg。盐桑螵蛸可增强益肾固粗作用。

4.酒桑螵蛸《局方》:酒浸炒。《严氏济生方》:酒浸。《普济方》:酒浸炙。现行,取蒸过的净难能可桑螵蛸,用酒喷洒均匀,微润,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干,取出放凉。每次桑螵蛸100kg,用黄酒10kg。

【性味】味甘;咸;性平

【归经】肝;肾;膀胱经

【桑螵蛸的功效与作用】固精缩尿;助阳。主遗精;;阳痿;遗尿;尿频;小便失禁;白浊;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g;研末, -5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油调敷。

【注意】

阴虚火旺或膀胱有热者慎服。

1.《本草经集注》:得龙骨治泄精。畏旋复花。

2.《药性论》:畏戴椹。

.《本草经疏》:凡失精通溺,火气太盛者宜少少用之。

4.《本经逢原》:阴虚多火人误用,反助虚阳,多致浸赤茎痛,强中失精,不可不知。

【附方】①治遗精自浊,盗汗虚劳:桑螵蛸(炙)、白龙骨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用盐汤送下。(《外台》)②安神魂,定心志,治健忘,小便数,补心气: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获神、当归、龟甲(醋炙)各一两。为末。夜卧,人参汤调下二钱。(《本草衍义》桑膘销散)③治小便数不禁:桑膘峭十二枚。捣为散。分作两服,米钦下。(《产书方》④治小便不通及胞转:桑螵蛸捣末,米饮服方寸匕,日三。(《产书方》)⑤治产后遗尿或尿数桑螵蛸(炙)半两,龙骨一两。为末。每米饮服二钱。(《徐氏胎产方》)⑥治男妇疝瘕作痛:桑螵蛸一两,小茴香一两二钱。共为末。每服二钱,花椒汤调服。(《本草汇言》)⑦治咽喉骨鲠:桑螵蛸,醋煎呷之。(《经验良方》)⑧治底耳:桑螵蛸一个。慢火炙及八分熟,存性,细研,入麝香一字,为末。掺在耳内,每用半字。如有脓,先用绵包子拈去,次后掺药末,入在耳内。(《经验方》)⑨治小儿软疖:桑螵蛸烧存性,研木,油调敷之。(《世医得效方》)

【各家论述】

1.《本经逢原》:桑螵蛸,肝肾命门药也。功专收涩;故男子虚损,肾虚阳痿,梦中失精,遗溺白浊方多用之。《本经》又言通五淋,利小便水道,盖取以泄下焦虚滞也。

2.《本经》:主伤中,疝瘕,阴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闭,通五琳,利小便水道。

.《别录》:疗男子虚损,五藏气微,梦寐失精,遗溺。

4.《药性论》:主男子肾衰漏精,精自出,患虚冷者能止之。止小便利,火炮令热,空心食之。虚而小便利,加而用。

5.《本草衍义》:治小便白浊。

6.《玉揪药解》:治带浊淋漓,耳痛,喉痹,瘕疝,骨鲠。

【临床应用】治疗遗尿症。取桑螵蛸、益智仁各1.5两(岁儿童用1两),水煎,日服1剂。试治11例,一般连服 -4剂即可见效,再服2- 剂,可巩固疗效。

【原形态】

1.大刀螂,体形较大,长约8cm。黄褐色或绿色,头三角形,前胸背后板、肩部较发达,后部至前肢基部稍宽。前胸细长。前翅革质,前缘带绿色,末端的较明显的褐色翅脉;后翅比前翅稍长,有深浅不等的黑褐色斑点散布其间。雌虫腹部特别膨大。足 对前胸足粗大,,镰刀状。中足和后足细长。

2.南方刀螂,体中等大小,细长,体绿色、黄褐色或浅灰褐色。头三角形,触角丝状,复眼大而突出,单眼 个,红棕色,呈品字形排列,前胸长,前胸背板两侧几平行,中间有一浅纵沟。翅淡绿色、黄褐色或浅灰褐色,半透明。前足腿节三角形,两前足基部中央有一明显的橘红色斑纹。中足和后足细长。

.小刀螂,体中等大小,长4..5cm,色灰褐色至暗褐色,有黑褐色不规则的刻点散布其间。头部稍大,呈三角形。前胸背细长,侧缘细齿排列明显。侧角部的齿稍特殊。前翅革质,末端钝圆,带黄褐色或红褐色,有污黄色斑点。后翅翅脉为暗褐色。前胸足腿节内侧基部及胫节内侧中部各有一大形黑色斑纹。

4.文腹螳螂,体中等大小,绿色。头三角形,触角丝状。复眼发达,单眼 个。前胸粗短,前半部两侧扩大,最大宽度为最狭处的2倍。两侧有明显的小齿。前翅革质,狭长如叶片状,外缘及基部青绿色,中部透明,外缘中间有淡黄色斑块;后翅膜质。前中镰刀状,前足基节下缘有4个齿。中足和后足细长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栖于草丛及树枝上。

2多栖于向阳背风的灌木、矮小丛及草丛茺地处。

4.常活动于农田附近的瓜架、桑树、灌木或墙壁上。

资源分布:1.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2.分布于南方各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4.分布于我国广东、台湾和湖北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1)团螵蛸略呈圆柱形或半圆形,由多数膜状薄层叠成,长2.cm,宽2- cm。表面浅黄褐色,上面带状隆起不明显,底而平坦或有凹沟。体轻,质松而韧。横断面可见外层为海绵状,内层为许多放射状排列的小室,室内各有一细小椭圆形卵,深棕色,有光泽。气微腥,味淡或微咸。

(2)长螵蛸,略呈长条形,一端较细,长2.cm,宽.5cm。表面灰黄色,上面带状隆起明显,带有两侧各有一条暗棕色浅沟及斜向纹理。质硬而脆。

( )黑螵蛸,略呈平行四边形,长cm,宽1.cm。表面灰褐色,上面带状隆起明显,两侧有斜向纹理,近尾端微向上翘。质硬而韧。

均以干燥、完整、幼虫未出,色黄、体轻而带韧性,无树枝草梗等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份】

1.广腹螳螂,桑螵蛸(干燥卵鞘)含蛋白质、、枸橼酸钙(6分分子结晶水)。卵黄球含糖蛋白(glycoprotein)及脂蛋白(lipoprotein)。

黑螵带卵内层平均含氮11.25%,不带卵外层平均含氮14.50%。左粘胶腺(leftcolleterialgland)含原儿茶酸(procatechuicacid)的甙。

2.薄翅螳螂,桑螵蛸含蛋白质、脂肪。卵黄球含糖蛋白及脂蛋白。全虫棕色素与黄色素为胆绿及其相类物质。

.华北刀螂,桑螵蛸含蛋白质58.5%,脂肪11.95%,糖1.6%,还含粗纤维20.16%,水分2.81%,钙0.4%,铁,胡萝卜素样色素。团螵蛸带内层平均含氮10.5 %,不带卵外层含氮1 .09%。

4.长螳螂,桑螵蛸含蛋白南、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及铁、钙、胡萝卜素样色素。

5.小刀螂,桑螵蛸含蛋白质、脂肪及粗纤维等。

【摘录】《中华本草》

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支架后又有血栓可以吃通心络吗
运城男科医院哪家好
小儿咳嗽的用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