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藩国高厚良简介高厚良的事迹

中医新闻  2020年07月16日  浏览:3 次

高厚良简介 高厚良的事迹

高厚良将军(1915―2006)河南省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之一。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高厚良少将照片

高厚良将军简介

空军原政治委员。高厚良是河南省新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连政治指导员、川陕苏区西北军区政治部党务委员会委员、指导员、副队长、参谋等职,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股长,团参谋长,冀南军区第三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参加了七亘村、神头岭、响堂铺、长乐村、香城固和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纵队参谋长、军参谋长等职,参加了解放邯郸、肥乡、永年、郑州、安阳、新乡和淮海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火焰山历险记》与2005年全亚洲同步上映的《红孩儿大话火焰山》在故事情节、主题思想上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后,他历任师长、旅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副军长兼参谋长、军长兼华东军区防空部队副司令员、解放军军事学院空军系高级速成班主任、军长、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军训部部长、成都军区空军指挥所主任、空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为空军的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

高厚良是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任中央军委委员。他1955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高厚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7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高厚良少将生平经历

高厚良1915年12月出生在新县箭厂河乡李洼村肖家洼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28年,红军在他的家乡建立了苏维埃政权,高厚良从小就深受革命影响,加入了儿童团,并先后担任中队长、大队长,同年冬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年参加革命,在鄂豫皖省苏维埃合作社工作。1932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被分配到红四方面军总经理处交通排任传令兵。 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高厚良随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在红七十三师二一九团二营、红十师二十九团二营任传令兵。 1933年2月至6月,他参加了粉碎四川军阀、川陕边区“剿匪”督办田颂尧的“三路围攻”。同年秋,被编入红三十军八十九师二六五团,并担任二六五团二营指导员。 1934年,入红四方面军教导大队学习。在此期间,参加了反“六路围攻”的万源保卫战。 1935年1月,调任川陕省少年先锋队总指挥部指导员。6月,又调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交通队副队长。在长征路上,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高厚良任军委通信营二连指导员。参加了强渡嘉陵江战斗。 1936年5月,进入炉霍红军大学学习。在红军总司令部任参谋,后任中央军委一局一科参谋。 1937年1月,入延安抗大学习。 抗日战争爆发后,高厚良任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侦察参谋。 1938年3月,调任三八六旅司令部侦察股长。10月任三八六旅补充团参谋长。参加了七垣村战斗、反日军“六路围攻”、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以及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长乐村战斗。 1939年10月,香城固战斗结束后,高厚良调任冀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 1940年6月新八旅进驻三分区,高厚良任副司令员。 1942年12月,新八旅与三分区合并,高厚良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1940年8月至12月,他率部参加了“百团大战”。 1945年春,指挥部队向敌伪军发起了春、夏季攻势,攻克大名城,歼灭日军混一旅团藤芬小队,击毙伪东亚同盟自治军400余人,并迎接其突击团团长率部反正。 1945年10月,高厚良参加解放邯郸战斗。 1949年4月至5月,参加了解放新乡、安阳战斗。 1948年2月,第十四纵队成立,高厚良任纵队参谋长。 1949年5月任军参谋长。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高厚良调任华北军区直属二0九师师长

。 1952年至1953年,指挥空三师入朝作战,击落击伤敌机114架。 1952年6月任空军第二军副军长兼参谋长。 1953年2月担任空军第四军军长。 1955年9月,高厚良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 1958年10月,他担任空五军军长、党委书记、翌年升任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1965年9月调任成都军区空军指挥所主任、党委书记。 1973年5月任空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党委常委。 1977年4月,任空军政委、党委第二书记。 1979年1月担任空军纪委书记。 1985年9月22日,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先后当选为中共中央第十一、十二届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第五届代表。1985年离职休息。 2006年7月14日在北京逝世。高厚良故事长征路上三件事

长征路上三件事(一)1932年12月底,红军进军川北,面前最到的困难就是横在面前的大巴山。“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所谓的蜀道,指得九十大巴山。当地人习惯称巴山。“二百一”即上山要走七十里,下山要有七十里。当时正值隆冬,冰雪封山,可高厚良只穿了一件单衣,眼前的一切都被高厚良所在营的营长汪明贵看在眼里,着急地问:“就要过雪山了,你穿这么少怎么行?”高厚良说:“没办法,没衣服啊!”汪营长二话没说,把自己的棉袄脱下来,穿在了高厚良的身上,那只是一件从地主家中缴来的大红棉袄。“没有这件棉袄我过不了啊!我当时都没问营长但是穿什么”这件事一直埋藏在高厚良的心底,直至1984年与汪营长在武汉见面时终于问了这句压在心里半个世纪的话,老营长轻描淡写说了句:“我再去搞嘛!”

(二)雪山脚下,虽然风雪交加。但还能够勉强行走,越往上越艰难。风雪搅得周天混混沌沌,积雪渐渐从脚下面没及腿肚,狂风卷着积雪,积雪卷着沙石,带着一股骇人的啸声吹打在身上,每走一步都很苦难。过雪山时,高厚良年级小,由于体力消耗太大,又缺少食物,饥寒交迫,爬着爬着实在爬不动了。在雪山上停了下来就意味着牺牲,一位叫李广生的排长将高厚良的枪背了过去,推着他的屁股,一步一步翻过了雪山。这位排长在百团大战时牺牲了。(三)1935年,高厚良随红四方面军过草地,草丛里河沟交错,积水泛滥,散发着腐烂的臭气。草地里天气变化无常,时而烈日当空,照得人皮焦肉灼,时而狂风大作,倾盆大雨卷着冰雹,懂得人瑟瑟发抖。在寒冷潮湿的草地上连一块露营的干地都不容易找到。大家只有背靠着背在潮湿的草地上休息,支撑起褴褛的被单挡风遮雨,燃气篝火抵御夜间的严寒。在食物季度缺乏的情况下,只有吃野菜,草根充饥。由于自然气候恶劣,食物严重缺乏。高厚良得了严重的伤寒,身体非常虚弱,幸亏红二十五军蔡军长的夫人曾广澜一路照顾高厚良,一口水一口水喂着他过了草地。“天之骄子”高厚良陈秀焰

1955年9月,高厚良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第一代高级指挥员,率领着由陆军改建的空军取得了击落击伤世界王牌空中霸主的美军空军114架战机的辉煌业绩。他从一个目不识丁的放牛娃成长为军中骄子――空军的高级将领,是革命战争的血与火铸就了他峥嵘豪迈、壮丽辉煌的人生历程。

高厚良年仅20岁时就担任少共省委书记,后担任张国焘警卫队副队长。但在危难时刻,张国焘却把他留在草地。

成都白癜病医院
先声药业创新
酒后心肌梗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