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臭椿白粉病
中医新闻 2019年07月12日 浏览:15 次
药用植物臭椿白粉病
学名 Ailanthus altissima (Mill.) Swingle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病叶表面褪绿呈黄白色斑驳状,叶背现白色粉层的斑块,进入秋天其上形成颗粒状小圆点,黄白色或黄褐色,后期变为黑褐色,即病菌闭囊壳。该菌主要生在叶背,偶尔生在叶面,引致叶片早落。
病原 Phyllactinia ailanthi (Go10v. et Bunk.) Yu称臭椿球针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闭囊壳散生或聚生,黑褐色扁球形,直径多为190一250μm,附属丝针状,顶端尖,基部膨大,宽30—50μm,间或在球状基部以上分枝,最多可分6小枝;闭囊壳外生6—32根附属丝,闭囊壳内含20—30个长椭圆形至卵形子囊;子囊具柄,大小54—103×22—39(μm);子囊内含2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卵形或矩圆形至椭圆径,大小19.7—39.4×14.8—24.6(μm)。分主孢子棍棒形,大小51—69×18—22(z4m)。除图245 臭椿白粉病菌(臭 椿球针壳)为害臭椿外,还为害香椿、核桃、杨、板栗等。此外,有报道Uncinula delavayi pet.
var. cedrelae (Tai)称香椿钩丝壳,也是该病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闭囊壳在落叶或病梢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弹射出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病菌孢子由气孔侵入,进行初侵染,在臭椿生长季节可进行多次再侵染。生产上天气温暖干燥有利该病发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
1、选用优良品种;秋季认真清除病落叶、病枝,以减少越冬菌源。
2、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以低氮多钾肥为宜,提高寄主抗病力。
3、春季子囊孢子飞散时,喷洒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1:1:100倍式波尔多液、波美0.3。石硫合剂、60%防霉宝2号才溶性粉剂8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福星乳油9000倍液。

- 上一篇: 女性特殊时期不宜喝药茶
- 下一篇 国医大师石学敏河南郏县作专题讲座
-
管理谁还说穆帅废进攻球员他把砍刀雕琢成瑞士军
2020-09-17
-
替补拿全队最高分国青扛把子在NCAA站稳
2020-08-07
-
药用植物臭椿白粉病
2019-07-12
-
中医介绍饮食可以活血补血吗
2019-07-11
-
鲤鱼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5
-
动脑筋过度会有哪些危害呢
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