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白术和茯苓不单健脾

中医新闻  2020年01月05日  浏览:5 次

摘要:白术和茯苓不单健脾,还可舒解劳倦,治疗内伤。不管熬夜还是劳累过度.如果平时不注意调养,日久都会积成内伤,而这所伤的就是我们的后天之本——脾胃。 有个很瘦弱的人来看病说,大夫,你给我看看吧,我怎么吃也不长肉。人家都问我: 你是不是吃得不好啊? ,

可我吃得很精细呀,鸡鸭鱼肉、牛奶、鸡蛋也没少吃,为什么总也长不胖,到底病因在哪里呢?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多长一些肉,身体再健壮一些呢?

听他这么一说,我就知道原因了,中医讲脾主肉。这个人脾出了毛病,也就是脾的吸收功能(升清)不好。吃多少营养品也吸收不了;营养跟不上,无力把消化后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降浊),就会出现便秘、腹泄症状。中医讲脾主肉,脾气升清、降浊都不正常,哪里会长肉啊?

一说到脾气升清、降浊功能不正常,或有便秘、腹泄症状,很多人可能说,这个人肯定脾虚吧!不过,单凭这些,

还不能完全判定是脾虚。诊断脾虚最确切的办法还是观。脾虚的人,舌体淡白胖大,而且边缘有好多的齿像。这种人大多数没有舌苔,没有舌苔也就表示没有胃气。这几乎是必然的,脾与胃互为表里,一母同胞的兄弟,脾虚累及胃也虚,所以说这种人大多数胃口都不是太好,油腻,吃下东西总觉得胃部胀满,不消化。别人一天吃三顿饭,他一天吃两顿也不觉得饿。比如那个人,他说吃得再精细,营养也不够,身体所需根本就不能充分地供给,长时间下去,身体肯定就会瘦弱了。

这些人看广告说吃某丁啉能促进胃动力,消食片助消化,就去买这些药吃。殊不知,这些药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还要健脾气。这里,推荐一味健脾气的良药:

茯苓散。

白术是一味专健脾气的良药,正如《本草汇言》所说: 白术味甘辛,专入经,乃扶植脾胃,消食除痞之要药也,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是故劳力内伤,四肢困倦,饮食不纳,中气不足之耍药也。 中气就是脾胃之气,因此,脾胃气虚可以求助于白术。除去白术,茯苓归肺、胃、肾经,也有健脾宁心、利水渗湿的功效。《本草纲目》评价茯苓说: 茯苓益脾和胃,渗湿利水,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其性属阳,浮而升,乃其性也。 茯苓的 渗 类似于脾气的升清功能,有助于脾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茯苓利小便,能通过小便这条路把肠胃里的湿气排掉,起到脾气,通畅大便的作用。这正符合中医 利小便以实大便 之说。用这两味药的时候不用费时间去熬,从药房里各买上100克,把两种药放在一起加工成粉,每次用开水冲服15克(要是口感不好,可以加点白糖),每天两次就可以了,当然饭前服用最好。因为两种药都可健脾气、壮身体,所以可以放心服用,直至舌体上有了一层薄白苔,吃什么都香为止。

白术和茯苓不单健脾,还可舒解劳倦,治疗内伤。不管熬夜还是劳累过度.如果平时不注意调养,日久都会积成内伤,而这所伤的就是我们的后天之本 脾胃。所以说,劳累,一天之后,睡前为自己冲一杯白术茯苓散喝,第二天您会感觉不那么累了,胃口也好了,四肢也有劲了。体内有温是现代人的通病,也是人们健康的最大隐患。因为湿邪往往跟其他邪气纠缠成一团,成为许多慢性病的源头或帮手。白术茯苓散能增强体内水湿的代谢、渗湿、化湿等,将湿邪 就地解决 。所以,它是献给现代人的通用大礼。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小儿便秘治疗
小儿咳嗽怎么治
重庆妇科医院哪家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