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走出中医养生四大误区

中医新闻  2019年12月08日  浏览:7 次

  摘要:随着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养生,有事没事都来点药材滋补下,这再他们看来就是养生的办法。虽然中医养生在我国的历史很久,但也部分人对中医养生存在误区。 误区一:养生就要补

  很多人选择各种各样的所谓名贵中药,比如鹿茸、虫草、西洋参、高丽参等药物,或泡水、或泡酒来进补,这些药物的确很名贵,也的确是补药,但是人们恰恰忽略了一点,就是身体是不是需要,大部分健康人是不需要补的,就如同装满气的轮胎,你如果继续给它打气,我想结果是很清楚的。

  很多人会说,我的身体是亚健康,诚然,当前由于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压力的增加,以及环境污染、食物添加剂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很多人的身体机能处于亚健康状态,会出现诸如乏力、汗出、失眠多梦等各种各样的症状,选择中医药是很正确的,但是,往往有很多人认为乏力就是气虚、汗出就是或者气虚、失眠多梦就是气虚或者血虚等等,想当然的选择中药进补,从而越补越虚。

  误区二:中药没有副作用

  随着人们对各种药物、生物制剂副作用的深入认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医药,加之很多医药产品的宣传,将中药的副作用几乎忽略,给人一种 中药是纯天然的,中药是无害的 认识。

  我们应该知道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是药物,其治病的基本思想中很重要的一条是 以偏治偏 ,就是运用药物的偏性来调整人体功能的偏差,所以药物本身它是有治疗作用的,虽然按照现代药理研究,大部分中药是没有肝肾毒性的,但是并不代表它是没有副作用的。

  误区三:非药物疗法无限制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关于非药物疗法的养生书籍,但是,非药物疗法作用的无限扩大,也是有副作用的,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比如,拔罐疗法是传统医学的瑰宝,它利用空气负压造成机体局部充血、炎症,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像我们的中药一样,其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它的作用有其适应症,那就说明有不适宜症,甚至禁忌症。

  中医对健康的基本认识是 气血和 、 阴阳和 ,这种状态的达到并不是通过简单地敲打经络就能实现的;另一方面,中医认为,气血有其生、长、化、收、藏的时宜,不仅体现在四季中,在一天中也同样体现,不合时宜的激发气血的运行就如同该睡觉的时候运动,会打乱气血的 作息时间 从而对机体造成伤害。

  误区四:食疗人人适宜

  食疗,是几千年华夏文明饮食文化的瑰宝,在我们的防病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各种各样食生馆更是应运而生,观其食谱,大部分是 、海参、鲍鱼、、乌鸡 之类各式各样的食材、药材的综合,当然也有如 马齿苋、紫背天葵、香芋、山药 等清热解毒药物及平补药物,虽然样式繁多,但是一般都是简单拼凑,而不能根据食用者的体质进行搭配,造成重花样而轻药效的局面,使得食补而不能达到 补 之功效。

  99热心医生温馨提示,如果想通过中医来达到养生的效果,可以到正规中医医院咨询相关中医大夫辨明体质,合理选择药物和方法,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正确运用中医药的 以偏治偏 ,使自己 阴阳和 、 气血和 、健康长寿。

  补气,滋肾,益精,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定所致的头晕、心悸、目眩、耳鸣、健忘、失眠、疲乏无力;更年期综合症,病后体虚见证书证候者。

小儿厌食挑食不吃饭怎么办
小儿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怎么调理小儿脾胃虚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