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常识

中药必须会煎会喝才能发挥药效如何正确煎药

中药常识  2019年11月06日  浏览:6 次

  摘要:一般情况下,中药不能用金属器皿来煮,因为金属器皿中所含的各种金属成份会与某些中药的成份产生化学反应。煎中医首选砂锅,用砂锅煮药时,一开始不要使用大火,否则砂锅易出现裂锅现象,要先用小火,等砂锅整个热起来了,再适当加大点火力。

  中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当下,中医药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那么该如何煎,如何服用呢?现简要的介绍一下。

  一、煎药工具的选择。一般情况下,中药不能用金属器皿来煮,因为金属器皿中所含的各种金属成份会与某些中药的成份产生化学反应。煎中医首选砂锅,用砂锅煮药时,一开始不要使用大火,否则砂锅易出现裂锅现象,要先用小火,等砂锅整个热起来了,再适当加大点火力。如果药品多,砂锅盛不下,或者紧急情况下找不到砂锅,可以退而求其次,用不锈钢锅,铝制锅具禁用。

  另外,煎药最好用火加热,火加热才能更好地发挥药应有的气和味。

  二、煎药的流程

  1.药要先泡。熬药之前,先把在水中泡半个小时左右,这样熬出的有效成份更多,药效当然也更好。煎药用水量一般要浸过药面2~ 厘米。

  2.要分大小火煎。煮药的时候,要遵循大火开锅,小火煎药的原则,不能一直用大火熬,煮沸后就需要调小火,既防止药溢出,又能更好地析出有效成份。

  .要煎二次。一般情况下,中药需要煎两遍。第一遍15分钟,第二遍加水后再煎20分钟。熬好后把两次药合在一起再服用。这里所说的时间都是指煮沸后的时间。当然,这个时间只是一般的原则,传统中医认为,熬药的时间长短还和病位有关系。如果病位在下焦,那么就需要多熬一些时间,而且火力要小,使药味厚重下沉;如果病位在上焦,如感冒或肺部疾病,则需要少熬些时间,而且火力可以开大点,更好地利用药的气性。

  4.有的药要冲或单独煎。等药,要用煎好的药汁冲,搅拌溶解。-人参等名贵药材要单独煎,煎好后把药汤与其它药汤合在一起,同时可以吃掉人参,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材价值。

  5.要识别先煎与后煎。如果有药先煎,一般要先煎半小时以上再放入其它药同煎。如生龙骨、生牡蛎、龟板、、磁石、海螵蛸、生石膏等药物质地坚硬,有效成份难以煎出,所以要先煎。还有一些有毒药物也必须先煎,比如附子,这个药有一定的毒性,主要的有毒成分是乌头碱,所以附子一定要先熬四十分钟以上,然后下入其他已煮沸的药物,再继续煎煮。

  如果有后下的药,一般是在第一遍煎药时下药,于药快要熬好的时候,放入后下的药,稍微煎煮五分钟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轻清解表药和芳香类药需要后下,如薄荷、藿香、佩兰、白寇仁、砂仁等,因为它们的挥发物质很容易散掉,所以需要后煎,更好地保留药气。

  6.有的药要包煎。颗粒小的药物如车前子要用布包好后煎,枇杷叶等药如果表面的细毛未刷掉,煎后服用易引起胃不适,也建议包煎。

  7.煎药时要防止药沸后溢出。煎之将滚时,须提前将药罐的盖子敞开,用筷子搅搅,等沸后调小火再盖上盖子煎。另外,煎干之药不可用,如果误将药煎干,再添水重煎的药已失去药的本性,如果服用的话,会加重病情,所以煎干的药一定要舍弃。

  三、药物的服用

  药熬好以后,喝药也是很有学问的。

  一般情况下,喝中药讲究的是一天喝三次,早中晚各一次。如果是上焦的病宜饭后半小时服。如果下焦的病,宜 药后饭 ,即先吃药再吃饭,让药力运行的更远,直达下焦。当然,如果服药后胃有不适,建议饭后半小时服用。另外,服药的时间还要根据患者自己的体会来调整,如果方中有烈性药,病人服后不适,可以调整服药频次,多吃几次,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如果病情紧急,那么就需要频服,救急如救水火,必须频服多服才行。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不要服冷药,一定要把药温一下再服用。当然,中医在碰到真寒假热等病情时,需要 热药冷服 ,但这种情况一般较少。

  四、服药的禁忌

  1.服用中药以后饮食要清淡。切忌膏梁厚味,大鱼大肉,因为太过粘腻的东西会影响脾胃运化,影响药物的吸收,而常喝一些小米粥、大米粥则可以帮助人体的胃气迅速恢复。

  2.中药不要与西药同时服用。安全起见,西药不要与中药同时服用,因为中西药合用会影响疗效,有的甚至产生有害物质。若非要服用,中西药最好是间隔一个小时以上服用。

  .治外感的中药一般不要加糖,加糖后会导致药力运行变慢,中药散邪作用会减缓,因为甘能缓。当然,儿童服中药时,为了增加口感,不得已时只能加糖。这又另当别论。

  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剖宫产术后消化不良多久能恢复
门店销售
怎么登录微信小程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