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养生科普乱象
中药常识 2019年10月18日 浏览:6 次
摘要:不少养生保健图书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诸如“肉块能吃死人,最好喝肉汤”,“海产品皆有毒”,“不能吃豆腐”等雷人观点被书商作为卖点刻意放大。 科普乱象遭受质疑
养生保健图书走进千家万户,若能以科学的健康观念引导百姓,以合理的生活方式指导百姓,应当说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然而,畅销背后却潜伏着危机。充斥市场的许多保健书目,呈现出一派 乱花渐欲迷人眼 的景象,不仅良莠不齐,更经常出现观点相互矛盾的现象,让读者无所适从,不少人表示 越读越糊涂 。 不少养生保健图书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大有 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架势,诸如 肉块能吃死人,最好喝肉汤 , 海产品皆有毒 , 不能吃豆腐 等雷人观点被书商作为卖点刻意放大。 一些出版商为了给作者包装一个扎眼、卖座的身份,可谓煞费苦心,名号也五花八门: 担任过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的保健医生 、 祖传若干代世家 、 著名民间奇医 、 健康教母 等称号层出不穷。而这些经过媒体、书商层层包装的所谓专家,则迅速成为中老年人信奉追捧的 偶像 。 前段时间刚刚从 神坛 掉下来的 京城最贵名医 张悟本,更是给盲从 伪养生 的人们当头一棒。随着张悟本的诸多虚假身份被揭穿、养生理论被推翻,公众在 批张 之后看到了其背后的公司、团队在利益驱使下,对张悟本及养生理论所进行的精心包装、炒作和夸大宣传,从而也逐渐认清了愈演愈烈的养生乱象背后的种种问题。 在这样的养生乱象中,伪中医专家的大放厥词甚至是荒诞理论;媒体的把关失职甚至是推波助澜;策划公司的唯利是图甚至是杀鸡取卵;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甚至是放任纵容;部分民众的趋之若鹜甚至是轻信盲从,都不同程度地使得 地瓜王子 林光常、 最贵名医 张悟本等打着中医养生旗号招摇撞骗的事件层出不穷。 养生需要科学 如火如荼的养生市场,或火爆、或偏激、或疯狂、或盲目,都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老百姓对于养生保健知识的渴求。对于百姓的这些需求,是因势利导还是因噎废食? 近期张悟本事件所引发的全社会对中医养生科普的质疑,几乎到了 墙倒众人推 的态势。但是,透过这些打着中医旗号、缺乏科学精神误导百姓的骗局,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个别现象无非都是一些人和机构出于商业盈利的目的所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策划活动。 这些个别事件与我们整个科学普及的发展的主流和指导思想是背道而驰的,其根本目的是盈利,而置广大人民的健康于不顾,对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误导和伤害,败坏了中的声誉和形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说。 正如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所说,孩子想聪明、女人想漂亮、人们想健康长寿,这是人之常情,因此应该顺应全社会对于养生知识的需求,进一步以更有序、科学的方法来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推广。也就是说,追求聪明、美丽、健康无可厚非,但我们需要有科学精神作为指导,这种科学精神是指不轻信、不迷信。 守住社会的底线 传统中医养生知识由于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而且价格实惠、可操作性强,因此很容易为百姓所接受。 但是作为媒体应该遵守一定的职业准则,对于邀请的专家要有一定的资质准入门槛,不能为了收视率一味吹捧专家、忽悠观众。 中国人民大学学院教授陈力丹说。中国人民大学学院高钢教授也认为,媒体是有社会底线的,缺少了底线的媒体是不会走远的。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曹正奎认为,中医科普工作事关人民的生命健康,这要求推广中医养生知识的人必须要有感、使命感, 要以科学的精神和道德操守去对待中医科普。 曹正奎说,首先中医科普必须经过长期临床验证,形成科学、权威、正确的意见;其次要注意中医科普的功利性问题,媒体不能仅仅追逐收视率、发行量和轰动效应, 制造 出伪科学、误导性的知识进行传播。 作为科技工作者,必须要有使命感和感,不能坠入功利,不能仅仅为出名,这是科学道德和学术良知的问题。 曹正奎说。 对于目前地方媒体和图书市场开始出现的披着 中医世家 、 民间神医 等各种头衔的所谓 专家 ,陈力丹建议国家广电总局和出版总署应该出台操作性强的制度、规范,对涉及科学性的节目所邀请嘉宾资质进行约束,做好把关工作。 媒体评论员马晓霖认为,道德素质和社会感是媒体能够细水长流的法宝, 只有能担当、有高尚品德的媒体,才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获得广大受众的真正信任,而如果只是哗众取宠、剑走偏锋,那只能在短暂地被围观之后自取灭亡。 马晓霖说。 专家呼吁建立机制 要做到 不轻信、不迷信 ,需要政府部门和权威机构、专家站出来 正本清源 。对此,不少专家建议,通过准入机制、事前审查机制、事后监管机制、合作机制的建立,来满足群众对养生保健的诉求、进一步树立中医养生科普的公信力。 中医科普不能让老百姓去辨别真伪,相关部门首先要做好把关工作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高思华说。他认为,媒体、卫生部门应该建立一个合作机制,对进行中医科普工作的人员进行资质、传播内容等方面的审查。此外,中医药院校、科研单位可以与媒体进行联合,共同找专家、选主题来打造科学、权威的节目。 正义的声音、科学的声音不去占领,势必有别人去占领,而一旦错误的声音误导了受众,那么受害的是老百姓、受损的是中医的名声。 高思华说。 中医讲究的是科学养生、个体化养生、综合养生,中医药专家要发出主流的声音,发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权威声音,引导老百姓科学养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委员王琦说。 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最终目的是要提高百姓的中医药素养,提高百姓的鉴别能力,当全民的中医药素养达到了一定水平,所谓 专家 的无稽之谈就只能成为跳梁小丑的表演。 可喜的是,为规范养生图书出版市场秩序,出版总署近日出台了四项管理措施,加强对养生保健类图书的出版规划和指导。据悉,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出版总署将组织开展优秀健康科普类图书的评选推荐活动。此外,出版总署还将与医药卫生部门合作,对养生保健类图书的出版资质提出管理办法,制定养生保健类图书的学术质量和审读标准,要求出版社必须有相应的资质及严格的审读程序和制度,书稿经有关专家审读合格后才能出版。对违反科学常识和危害百姓健康的养生保健类图书,将通过媒体公开曝光,要求相关出版单位切实承担,及时消除不良影响。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仅在至少一种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可用于慢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等)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的症状治疗。
宝宝不消化吃什么丁桂薏芽健脾凝胶成分
厌食症是什么原因

- 上一篇: 风鹅白菜粉丝煲的做法
- 下一篇 芒果糖水的做法
-
绿城主帅很多对手羡慕我们的位置主场应拿更
2020-07-09
-
有四个时期是女性不宜喝茶的
2019-07-16
-
鸭肫衣的炮制方法
2019-07-13
-
打通任督二脉可防体虚1
2019-07-13
-
莱菔缨的炮制方法
2019-07-12
-
18部门发文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