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种木耳不掏一分钱合作社稳步助脱贫呢
中药常识 2021年09月07日 浏览:4 次
披露其拍摄《从黑夜到白天》的心路历程。 在鱼台县王庙镇大奚村昌建食用菌种植合作社,贫困户马汉江正在忙碌地整理着菌包架上的菌包。去年在这里免费承包了两个大棚,马汉江在合作社免费提供3万多元“启动资金”的护航下,贫困的日子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
资料图
“细算下来,一个大棚需要8万多的种植启动资金,合作社不光不让我们贫困户花钱,每个菌包还可以享受每袋便宜3毛钱的优惠。”说起眼跟前的“好事儿”,马汉江充满了感激之情。
今年46岁的马汉江带着父母离异的侄儿生活,原本家中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他无法像普通的村民一样可以进城务工,赚钱养家,他只能靠种家里的几亩地为一家七口挣点“饭钱”。2015年,马汉江承包了两个大棚,虽然今年行情不好,他管理的两个大棚还是净赚了4万多元。
“新建一个标准木耳大棚大约花费2.8万元,种植5万袋木耳,每袋成本为0.9元,总投资为8万多元,这对于我们贫困户来说想都不敢想。”马汉江给算了一笔账,去年11月份装袋入棚,今年4月份采收,整个生长期内可采收4至7茬,尽管行情不好,但今年一个标准木耳大棚的纯收入达到了2万多元。
根据今年的市场行情,木耳较高峰值时的收购价格至少要跌30%左右,在不少木耳种植户转种其他时,王庙镇大奚村昌建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的木耳种植却依然红火。据该合作社负责人马汉友介绍,传统毛木耳生产往往以家庭生产模式为主,市场分散,产业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如今形成了制种、原材料加工、菌包生产及成品菜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实现了菌包生产企业+示范基地+种植农户的新兴生产模式和良性发展格局,提高了种植户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对于贫困户来说至少是“旱涝保收”。
“2015年,合作社建成230亩毛木耳高效种植示范园,毛木耳菌种繁育已达到200余万袋,今年,我们投资600余万元建成一处标准化毛木耳菌种繁殖中心,设计生产规模达到年生产标准化毛木耳菌种500万袋,黑木耳菌包200万袋,年产值将达2000余万元,建成后能够缓解鱼台及周边县市区毛木耳菌种紧张的压力,同时填补鱼台县毛木耳无标准化、规模化毛木耳菌种繁育中心的空白。”马汉友说,更重要的是这种菌包生产企业+示范基地+种植农户的生产模式为合作社和贫困户带来了双赢。
小孩开胃健脾吃什么湖州治疗包皮过长费用
长沙妇科治疗费用

- 上一篇: 贫困女孩女孩的悲惨人生新年愿望想要一支画牛
- 下一篇 贫困户耕牛凌晨被盗民警小时帮找回的
-
绿城主帅很多对手羡慕我们的位置主场应拿更
2020-07-09
-
有四个时期是女性不宜喝茶的
2019-07-16
-
鸭肫衣的炮制方法
2019-07-13
-
打通任督二脉可防体虚1
2019-07-13
-
莱菔缨的炮制方法
2019-07-12
-
18部门发文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