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常识

黄帝内经是谁写的?

中药常识  2019年08月01日  浏览:7 次

摘要:《黄帝内经》真的是黄帝时代的作品吗?黄帝是不是精于医学,我们并没有确切的资料可以证明,但是黄帝时代已经有了医疗活动却是可以找出很多历史的证据。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在遥远的古代,黄帝与他的大臣们高坐明堂,一问一答讨论治病的道理,其中有一位大臣叫做岐伯,被黄帝尊为 天师 。这位天师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文无所不通,详细地解答了黄帝提出的各种问题,从而阐明了的基本道理,所以至今民间称中医学仍为 岐黄之术 。

黄帝身边还有一位大臣叫 雷公 ,当然不是后来所说的那位主管雷电的雷神,这位雷公是黄帝的学生,在黄帝面前虔诚地请教,黄帝告诉了他许多医学的道理,像神奇的经络走向和结构,就是黄帝告诉雷公的,直到今天依然是中医经络学说的来源和依据。

此外还有一位叫伯高,这位伯高是解剖家,他对胃、大小肠的大小、容量以及长短描述德很精细。还有一个叫少俞的,少俞尤精之术,据说是黄帝时代俞跗的弟弟,这位俞跗也很了不起,西汉时期三位文史学家都记述了俞跗的事迹,如韩婴,曾任文帝时博士,他在《韩诗外传》卷10写道: 中庶子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跗,俞跗之为医也,榒木为脑。芷草为躯,吹窍定脑,死者更生 。看来比华佗更早就做过开颅手术。有人把黄帝和大臣们讨论的内容记载下来,就成为《黄帝内经》。其实当时除了《内经》,还有《黄帝外经》,不过《外经》久已失传,现在我们无从知道其本貌了。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文字并不统一,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才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因此战国时期可能有一些医书,但都是散在的,不可能有汇集成卷的《黄帝内经》。西汉初年,文帝、景帝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史称 文景之治 ,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 盛世 ,于是统治者们开始考虑 兴文 ,《汉书》说: 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

在皇帝的支持下,开展了大规模的献书和整理图书的工作。刘向是皇帝的亲戚,在当时是监管皇家图书馆的,外边看不到的书,尽在皇家图书馆里,刘向等人把这许多书汇集整理分类,整理其中的篇目,摘出其中的大意,写下来向皇上汇报。

刘向死后,汉哀帝又命刘向的儿子刘歆继承父亲的事业。他总集各类书并上奏了七条方略,总称为《七略》,用以书籍分类和查询。在《七略》里,我们第一次看到《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的书名,因此推测可能是刘向父子将战国时代各个医家的医学论文汇总起来,编纂成书,托名 黄帝 而成《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

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黄帝内经》是不是刘向时代的原书也有疑问,因为现行的《黄帝内经》是以《素问》和《灵枢》(又称九卷)的面目出现的,晋代的皇甫谧认为《素问》《九卷》应该就是《黄帝内经》,这种说法延续下来,《内经》就成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了。

痔顽固的并发症,如 区域的急、慢性或溃疡性湿疹、瘙痒、痛性裂口或裂伤。

小孩发烧处理方法

脉络舒通丸多久一疗程

汉森四磨汤适用人群

男性突然夜尿增多怎么办

男性为什么夜尿增多

尿频夜尿增多吃什么

兰州治疗男科专科医院哪家好
海口好的整形美容
西宁牛皮癣研究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