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常识

二十四节气与健身—雨水

中药常识  2019年07月13日  浏览:8 次

摘要:《黄帝内经》说“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损害脾胃。同时,降雨增多,湿气加重,湿邪易困扰脾胃。所以,要注意对脾胃的养护,健脾利湿。

春捂要恰到好处

雨水期间要注意 倒春寒 现象。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偏低,而且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

需要提醒的是,大家不要过早减去外衣,应多捂一段时间,以缓慢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适应新的气候条件。

大家都说 春捂秋冻 ,那么春捂到底要捂哪里?

在初春乍暖还寒的时节,更要将保暖的重心放在下身上。腿脚的保暖工作做好了,才能防止春季疾病的入侵。

与其上身穿厚厚的大衣、羽绒服,下身的衣裤鞋袜却过于单薄,不如加强腿和脚的保暖,遵循 下厚上薄 的穿衣原则,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能把下身衣服减得太多。

春季不宜用冷水

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尽管道上有种说法,称常年用冷水洗脸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但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若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很容易侵入关节,加之没有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在手上,就容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在头上就容易出现疼痛等症状。

另外,在春季时期,湿冷犹存,洗头后应该及时用风筒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再变凉,很容易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

暖湿天气注意脾胃气滞

《黄帝内经》说 春主肝 ,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损害脾胃。同时,降雨增多,湿气加重,湿邪易困扰脾胃。所以,要注意对脾胃的养护,健脾利湿。

平时喝水尽量喝温水。一些人在春季容易出现所谓的上火症状,不宜轻易饮用凉茶,以免导致虚火更甚。

另外,注意食物清洁与保鲜,避免出现腹泻等问题。这时候不可以盲目,避免助阳外泄,肝木生发太过,克伤脾土,同时避免因肥甘厚味滋腻脾胃,脾虚,脾失健运,造成水湿不化、聚湿生、助长湿滞,导致一系列的脾胃问题。

随选穴(或部位)、治疗手法等的不同,能使人体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生血净血,活血化淤,疏通经络,扶助正气,祛除病邪,清热泻火,增强免疫功能,强身健体的功效,而且适用于多种需求人群,特别是对亚健康人群的使用更为显著。

宝宝消化不良又吐又拉

小孩半夜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哪些食物治疗便秘

2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糖代谢紊乱的治疗
吃什么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