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缺乳不必苦恼 中医妙招乳水自来
中药养生 2019年07月15日 浏览:10 次
摘要:新生命的降临,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面对嗷嗷待哺的婴儿,母乳本是最理想的食品,但对于那些产后缺乳的妈妈们来说,却是心力交瘁、苦恼不已。产后缺乳让不少妈咪头疼,如何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看中医有何妙计!
新生命的降临,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面对嗷嗷待哺的婴儿,母乳本是最理想的食品,但对于那些产后缺乳的妈妈们来说,却是心力交瘁、苦恼不已。产后缺乳让不少妈咪头疼,如何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看中医有何妙计!
产妇
一、基本概念
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在哺乳期内,乳汁甚少或全无,又称 乳汁不行 乳汁不通 乳无汁 乳汁不足 乳汁不下 乳迟不来 。
二、诊断要点
1.病史
先天乳腺发育不良,产后失血过多,产后情志不畅,产后过食肥甘,劳逸失常,或哺乳不当(开乳过迟,未按需哺乳)。
2.症状
产妇在哺乳期内,乳汁排出量少,或逐渐减少甚或全无。
.体征
检查时,乳腺发育正常或欠佳, 柔软,挤压乳汁点滴而出,质稀;或 胀硬,或有结块,皮色不变,挤压乳汁疼痛难出,质稠;或 丰满,按之松软,乳汁不多,质稀。
4.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了解有无贫血及感染。
三、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根据 有无胀痛,乳汁的稀或稠,结合全身证候及舌脉辨其虚实。乳汁清稀, 柔软无胀感,多为虚证;乳汁浓稠, 胀硬,多为实证。
治疗原则:调理气血,通络下乳,同时要指导产妇正确哺乳,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治疗。
1.气血虚弱证
证候:产后乳少,或逐渐减少甚或全无,乳汁清稀, 柔软无胀感,挤压乳汁点滴而出;面色少华,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头晕眼花,心悸怔忡,纳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气养血,佐以通乳。
方药:通乳丹(《傅青主女科》)。
人参15g,黄芪 0g,当归15g,麦冬15g,木通10g,桔梗10g,猪蹄250g。
随症加减:若纳呆便溏,加茯苓20g、怀山药20g、15g、陈皮10g,以健脾渗湿;头晕目眩、心悸怔忡者,加阿胶15g(烊化)、熟地黄15g、大枣10g、制20g,以补血养心。
2.肝郁气滞证
证候:产后乳汁涩少或不下,浓稠, 胀硬,或有积块,或突然情志所伤,乳汁聚减或不下;情志抑郁,嗳气叹息,胸胁胀满,胃脘不舒,食欲不振;舌质正常,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方药: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
当归20g,白芍15g,川芎10g,生地黄15g,柴胡9g,青皮9g,天花粉15g,漏芦15g,通草15g,桔梗15g,15g,穿山甲15g,王不留行15g,甘草 g。
随症加减: 胀痛甚者,加橘络15g、丝瓜络15g、香附10g,行气通络下乳; 胀硬热痛、触之有块者,加蒲公英15g、夏枯草15g、赤芍15g,以清热散结。
.痰湿阻滞证
证候:产后乳汁稀少,或点滴皆无,乳汁不稠, 丰满,按之松软而无胀感;形体肥胖,胸闷泛恶,纳少便溏,大便黏滞不畅,或食多乳少;舌质胖,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健脾化痰,通络下乳。
方药:漏芦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
漏芦、蛇蜕、瓜蒌、苍术、香附、陈皮、茯苓、胆南星、枳壳、甘草。
随症加减:气虚明显者,加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以治生痰之源。
四、名家验方荟萃
1.益气通乳汤(《妇科证治概要》)
党参15g,黄芪15g,王不留行15g,当归身12g,麦冬9g,天花粉9g,陈皮9g,穿山甲6g,通草 g,猪蹄2个。
2.疏肝通乳汤(《妇科证治概要》)
当归9g,穿山甲9g,漏芦9g,麦冬9g,白芍6g,柴胡6g,川芎6g,青皮6g,薄荷5g,王不留行15g,瓜蒌15g,皂角刺 g。
.加减涌泉散(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生黄芪 0g,当归 0g,穿山甲10g,王不留行12g,漏芦6g,通草5g,白术10g,陈皮6g。
4.益源涌泉饮(何子淮《何子淮女科经验选》)
党参 0g,黄芪 0g,当归 0g,羊乳 0g,熟地黄15g,焦白术12g,天花粉9g,王不留行9g,通草5g。
5.通乳丹(哈荔田《中国大全》)
炙黄芪12g,党参12g,当归12g,天花粉12g,寸冬9g,炒白术9g,生麦芽15g,王不留行12g,钟乳石12g,漏芦9g,穿山甲6g,通草 g。
6.通乳饮(哈荔田《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防风5g,海桐皮12g,豨莶草9g,威灵仙9g,川断12g,当归12g,白芍9g,白薇9g,12g,王不留行12g,漏芦12g,穿山甲5g,青皮5g,北细辛2g。
五、饮食调理
1.猪蹄鱆鱼汤
猪蹄1只,鱆鱼(即百爪鱼)适量,木瓜1只,共煮汤。适用于产后无乳或乳少、清稀。
2.猪蹄通草饮
猪蹄2只,通草24g,同炖,去通草,食猪蹄饮汤。适用于产后乳汁不足(属虚证)。
.生芪当归猪蹄汤
生黄芪 0g,当归9g,炖猪蹄。适用于产后乳汁缺乏(属气血虚弱证)。
六、预防与保健
1.孕期做好 护理,产检时若发现 凹陷者,要嘱孕妇经常把 向外拉,并应常用肥皂擦洗 ,防止 皲裂而造成哺乳困难。
2.纠正孕期贫血,预防产后大出血。
.提倡早期哺乳、定时哺乳,促进乳汁的分泌。现代临床提倡母乳喂养,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于产后 0分钟内开始哺乳,尽早建立泌乳反射。哺乳原则是 按需哺乳 。
4.加强产后营养,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和新鲜蔬菜,以及充足的汤水。
5.适当锻炼,维护气血调和。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社区中医药文化推广丛书:社区妇科常见病中医诊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慧颖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
益气补血,通络生乳。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产后缺乳病。症见:产后气血不足,乳汁少、甚或全无、乳汁清稀、 柔软等。
消化不良容易腹泻咋办
弥勒灯盏花药业在哪里
脉络舒通价格
生物谷灯盏花药业生产技术生物谷灯盏花药企怎么样
生物谷灯盏花药企简介

-
刮痧缓解身体气不顺
2019-07-12
-
感冒不想打针试试中医食疗
2019-07-12
-
蜈蚣旗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
-
镜面草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
-
北京中医药大学创作的舞蹈诗岐黄志亮相法国
2019-07-06
-
金老梅叶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