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的讲究你知道多少
中药养生 2019年11月18日 浏览:4 次
摘要:中医里关于喝中药的方法,是有讲究的,了解正确的煎药服药法,你的身体才能尽快恢复健康。我们在煎煮中药的时候,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你了解和注意。究竟,我们该如何正确煎煮中药呢? 最近有个患肝癌的女病人,很差,伴有肝硬化腹水,住院期间,给她进行了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给予健脾利湿,虽然病情没有明显的发展,但还是没消,小便很少,前思后想,治疗的思路不错,为什么效果不佳?后来病人出院了,出院时给她带了5剂中药,并告诉她爱人,煎药时应该注意要浓煎,少量频服,结果第二天,病人爱人来告知,夜里病人解了5次小便,有2000多毫升,肚子一下子松了许多。
同样的药,住院时是医院里代煎的,回家后是自己煎的,疗效却截然不同。
的确,现在在大医院里,医生开出的中药大多由煎药室代劳,省时省力,方便了病人,但是,由于是机器煎煮,几服药一股脑倒进去,高压煎煮,速度快了,包装整齐,携带也方便了,可药液明显稀薄了,而且有些中药的特殊煎法,比如先煎、后下、包煎等等也无法进行,因而效果大打折扣。
事实上,中医对中药的煎法是非常考究的,同样一张,因为的煎法、服法不同,治疗的适应证和效果就不一样,一个病即便辨证再准确,用药再恰当,如果煎、服方法不当,就不可能发挥应有的疗效。所以,我始终奉劝病员,中药一定要自己煎,那么,中药该如何正确煎服呢?
前段时间,有位病员告诉我,每次煎药时都先加上半锅水,放在电饭煲里,定时1小时,就OK了。其实,煎药是不能图省事的,煎药器具,加水量及煎煮时间都是有讲究的。多选用有盖的陶瓷砂锅或搪瓷锅,加水量,则以浸泡后水面高出饮片2- 厘米为宜,如果药味多、体积大、吸水强、煎煮时间长的中药加水宜多些,头煎加水量宜多些,二煎时适当减少。煎煮前先加水搅拌后浸泡 0分钟左右。煎煮火候、时间等也直接影响汤药质量,一般先武火(急火),煮沸后文火(慢火)保持煮沸状态,直至达到煎药要求。
不同的药煎法大不同,这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对于治疗外感病的发汗解表药,多系花、叶、全草等,这类药物性轻扬发散,气味芳香,含挥发油较多,长时间煎煮容易使其有效成分挥发殆尽。所以煎药时间要短,宜用武火(大火)急煎。对于滋补调理药,烹煎时间则需延长,并用文火(小火)慢慢熬煎,头煎从汤沸后再熬 分钟,滤出药汤;二煎则在沸后再煮20- 0分钟。文火慢熬,能使药物成分充分溶解于汤汁之中,可使药效达到最佳。
有些药物需要特殊的煎煮方法,在药方中医生都会注明,如先煎、包煎、后下药、溶化(烊化),其它还有另煎、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的用法,在服药前一定要问清医生或药师,相信如果能够正确煎煮及服用方法,就能真正发挥药物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
不同种类的中药,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煎煮方法。因此,了解不同种类的药材煎煮法,还是很有必要的。正确服用中药,你的身体问题才能得到尽快解决。中医里有很多的讲究,多了解一些没有坏处。
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一岁宝宝脸发黄是什么原因孩子不消化的症状
小孩子老是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 上一篇: 砂锅炖菜有哪些菜谱大全
- 下一篇 孕妇可以吃羊肉吗
-
刮痧缓解身体气不顺
2019-07-12
-
感冒不想打针试试中医食疗
2019-07-12
-
蜈蚣旗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
-
镜面草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
-
北京中医药大学创作的舞蹈诗岐黄志亮相法国
2019-07-06
-
金老梅叶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