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
中医丰胸 2020年01月05日 浏览:4 次
摘要:7月22日,即太阳到达黄经120°之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 俗话说 热在三伏 ,7月22日的大暑节气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阶段,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养生保健中常有 冬病夏治 的说法,也就是说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那么大暑节气如何保健养生?是否所有人都适合 冬病夏治 ?
7月22日,即太阳到达黄经120 之时为 大暑 节气。 大暑 与 小暑 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 大暑 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六月中, 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节气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此时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冬病夏治 究竟是什么?
长夏胜冬,克制宿疾。正如《黄帝内经?素问》中所说的 春夏养阳 、 长夏胜冬 ,即助长夏天的旺盛阳气,来克制和驱散冬天阴寒之邪,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由于冬季气候阴盛阳衰,加上病者身体素来阳气不足等缘由,使得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易造成一些慢性疾病,不但反复发作,还会逐年加重; 夏治 则是指在夏天最炎热的 三伏天 里,值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活血通络等方法驱散寒邪。
那为什么不当即进行 冬治 ?因为冬季治疗只能治标,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因。而在夏季,疾病虽少有发作,但其宿根常存体内,由于影响其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症状通常比较轻,有足够的时间扶正固本,不仅能从根本上治疗病痛,还能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正是 未病先防 。
大暑贴 三伏贴 调理气血防病养生
大暑节气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有多种不同的疗法,其中有一种比较受欢迎的疗法便是贴 三伏贴 。
三伏贴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传统上,对于那些在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这个节气是最佳的治疗时机,而老少都是慢性疾病的主要人群,他们更适宜天灸。但疗法发展过程中,却发现青壮年的比例在逐年上升,目前已经占到1/ ,多数以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腰肌劳损等痛症,,鼻炎等为目的。
不过,上述病种的变化,其实都围绕着天灸 温阳散寒 来进行的。所有的适应症,都是虚寒症, 疾病在感觉变冷时、体质变弱时会加重、进展 ,仅适宜那些处于疾病缓解期或稳定期的人群,所以在选择治疗之前,一定要先分清自己目前是属于疾病状态,还是处于非急性发作期。如果是疾病发作期,则最好让医生根据病情和体质,辨证施治。
三伏贴 有哪些注意事项?
三伏贴理论依据是 冬病夏治 ,但 冬病夏治 并非人人通用,对于那些热性体质、湿热症、阴虚发热等人士就不适宜天灸,比如口气很大、局部有红肿、感冒时喉咙红肿、黄稠、潮热盗汗等。高血压、高血脂等 三高 人群、孕妇、患者、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的人、皮肤长有疱疖、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等)病人以及两岁以下的儿童,不宜进行穴位敷贴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大暑节气进行的中医疗法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治疗,像一些慢性病患者,如果还正在服药的话,在敷药期间不能盲目减药或停药。
补气,滋肾,益精,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定所致的头晕、心悸、目眩、耳鸣、健忘、失眠、疲乏无力;更年期综合症,病后体虚见证书证候者。
青海治疗白癜风费用肇庆男科医院
维生素D滴剂治不治骨质疏松

-
白俄罗斯拟建中医中心
2019-07-11
-
芋头白米粥增白的妙法1
2019-07-07
-
力推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
2019-07-06
-
何首乌与朱砂七翼蓼的区别
2019-07-05
-
不同年龄段的运动方法
2019-07-02
-
葛藟汁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