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诊断

【中药释义】一把香薷草,轻松消浮肿

中医诊断  2019年07月16日  浏览:11 次

摘要:香薷有发汗解热作用,并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对肾血管能产生刺激而使肾小管充血,滤过压增大,呈现利尿作用。 香薷为石香薷或江香薷干燥地上部分可入药,味辛,性微温。入肺、胃经。发汗解暑,行水散湿,解表和中,温胃调中。治夏月感寒饮冷,暑湿感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水肿,脚气。

香薷有发汗解热作用,并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对肾血管能产生刺激而使肾小管充血,滤过压增大,呈现利尿作用。因此,夏日常用香薷煮粥服食或泡茶饮用,既可预防中暑,又可增进食欲。但本品有耗气伤阴之弊,气虚、阴虚、表虚多汗者不宜选用。传统习惯认为本品热服易引起呕吐,故宜凉服。

外感表证;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衄下血。

性味

辛,微温。

①《别录》: 味辛,微温。

②孟诜: 温。

③《滇南本草》: 性温,味苦辛。

④《本草汇言》: 味辛甘,性温,无毒。

归经

入肺、胃经。

①《雷公炮性解》: 入肺、胃二经。

②《本草经疏》: 入足阳明、太阴,手少阴经。

③《本草经解》: 入足少阳胆经,手太阴肺经,手阳阴大肠经。

功能主治

发汗解暑,行水散湿,解表和中,温胃调中。治夏月感寒饮冷,暑湿感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水肿,脚气。

香薷有发汗解热作用,并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对肾血管能产生刺激而使肾小管充血,滤过压增大,呈现利尿作用。因此,夏日常用香薷煮粥服食或泡茶饮用,既可预防中暑,又可增进食欲。但本品有耗气伤阴之弊,气虚、阴虚、表虚多汗者不宜选用。传统习惯认为本品热服易引起呕吐,故宜凉服。

外感表证;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衄下血。

①《别录》: 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②孟诜: 去热风,卒转筋,可煮汁顿服。又干末止鼻衄,以水服之。

③《日华子本草》: 下气,除烦热,疗呕逆冷气。

④《履巉岩本草》: 截四时伤寒.

⑤《本草衍义补遗》: 治伤暑,利小便。

⑥《滇南本草》: 解表除邪,治中暑头疼,暑泻肚肠疼痛,暑热咳嗽,发汗,温胃,和中。

⑦汪颖《食物本草》: 夏月煮饮代茶,可无热病,调中温胃;含汁漱口,去臭气。

⑧《纲目》: 主脚气寒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 钱,或研末。

炮制

拣去杂质,用水喷润后,除去残根,切段,晒干即得。

《雷公炮炙论》: 凡采得(香薷),去根留叶,细锉, ,勿令犯火。

注意

表虚者忌服。

①《本草从新》: 无表邪者戒之。

②《得配本草》: 火盛气虚,阴虚有热者禁用。

相关配伍:

(1)香薷发散风寒,有发汗解表作用,但多用于夏季贪凉,感冒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等症,往往与藿香、佩兰等配合应用。香薷有祛除暑湿的作用,故适用于暑季恣食生冷、湿阻脾胃所引起的呕吐、泄泻,可配合扁豆、黄连、厚朴等同用。香薷利小便、消水肿,可单独应用,也可配白朮同用以健脾利水。

(2)香薷既能发汗解表,又能祛暑化湿,故在暑天因乘凉饮所引起的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是一味常用的药品。本品虽能祛暑,但性温辛散,多适用于阴暑病症,前人说:「夏用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黄。」故在临床用于祛暑解表时必须具备怕冷及无汗的症候。如属暑湿兼有热象的,可配黄连同用。至于暑热引起的大汗、大热、烦渴等症,就不是本品的适应范围了。

附方:

①治脾胃不和,胸膈痞滞,内感风冷,外受寒邪,憎寒壮热,身体疼痛,肢节倦怠,霍乱呕吐,脾疼翻胃,中酒不醒,四时伤寒头痛:香薷(去土)二两,甘草(炙)半两,白扁豆(炒)、厚朴(去皮,姜汁炒)、茯神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入盐点服。(《局方》香薷汤)

②治霍乱吐利,四肢烦疼,冷汗出,多渴:香薷二两,蓼子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渣温服,日三。(《圣济总录》香薷汤)

③治霍乱腹痛吐痢:生香薷(切)一升,小蒜一升(碎),厚朴六两(炙),生姜十两。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得吐痢止,每服皆须温。(《救急方》香薷汤)

④治暴水风水气,水肿,或疮中水,通身皆肿:干香薷一斤,七两。上二味捣术下筛;浓煮香薷取汁,和术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夜四、五服,利小便极良。夏取花、叶合用亦佳。忌青鱼、海藻、菘菜、桃、李、雀肉。(《僧深集方》香薷术丸)

⑤治舌上忽出血如钻孔者:香薷汁服一升,日三。(《肘后方》)

⑥伤暑(暑天卧湿当风,或生冷不节,头痛发热,转筋,干呕,四肢发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朴(姜汁炙过)、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锉散。每服五钱,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后服下。连进二服,很有效。此方名 香薷饮 。方中的扁豆,可用黄连(姜汁炒)代替。

⑦水肿:香薷五十斤,锉入锅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浓煎,浓到可以捏丸时,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药量可以逐日加一点以小便能畅为愈。此方名 香薷煎 。又方:香薷叶一斤,水一斗,熬烂,去渣,再熬成膏,加白术末七两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 深师薷术丸 。

⑧心烦胁痛。用香薷捣捣汁一、二升服。

⑨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累,水冲服一钱。

实用验方

⑴香薷治霍乱吐利,四肢烦疼,冷汗出,多渴:香薷二两,蓼子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渣温服,日三次。(《圣济总录》香薷汤)

⑵香薷治脾胃不和,胸膈痞滞,内感风冷,外受寒邪,憎寒壮热,身体疼痛,肢节倦怠,霍乱呕吐,脾疼翻胃,中酒不醒,四时伤寒头痛:香薷(去土)二两,甘草(炙)半两,白扁豆(炒)、厚朴(去皮,姜汁炒)、茯神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入盐点服。(《局方》香薷汤)

⑶水肿:香薷五十斤,锉入锅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浓煎,浓到可以捏丸时,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药量可以逐日加一点以小便能畅为愈。此方名香薷煎。又方:香薷叶一斤,水一斗,熬烂,去渣,再熬成膏,加白术末七两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深师薷术丸。

⑷香薷治霍乱腹痛吐痢:生香薷(切)一升,小蒜一升(碎),厚朴六两(炙),生姜十两。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得吐痢止,每服皆须温。(《救急方》香薷汤)

⑸香薷治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累,水冲服一钱。

⑹香薷治舌上忽出血如钻孔者:香薷汁服一升,日三。(《肘后方》)

⑺伤暑(暑天卧湿当风,或生冷不节,头痛发热,转筋,干呕,四肢发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朴(姜汁炙过)、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锉散。每服五钱,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后服下。连进二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饮。方中的扁豆,可用黄连(姜汁炒)代替。

⑻香薷治心烦胁痛。用香薷捣捣汁一、二升服。

民族用药

【蒙古药】地上部分用于夏季感冒,发热无汗,泄泻,小便不利《蒙植药志》

【苗药】野紫苏:全草治瘫痪,痨伤吐血,感冒,月家病,疮毒《湘蓝考》。

【朝药】香薷:全草治夏季感冒,急性胃肠炎,腹痛,吐泻,水肿,口臭,中暑头痛,中暑腹胀并泄泻《朝药志》、《朝药录》。

【傈僳药】节胜者莫:全草治夏季感冒,发热无汗,中暑,急性胃肠炎,胸闷,口臭,小便不利《怒江药》。

【畲药】香茹草:全草治中暑呕吐,夏日感冒,全身浮肿,水积腹痛《畲医药》。

【彝药】枝叶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痈疮疔疖,小便不利《哀牢》。

食疗药膳

香薷饮:

香薷10g,白扁豆、厚朴各5g,水煎服,每日1剂。可解表散寒,化湿和中,适用于外感于寒,内伤于湿所致的的恶寒发热,头重头痛,无汗胸闷,或四肢倦怠,腹痛吐泻等。《红楼梦》中林黛玉喝的便是这种。

香薷薄荷茶:

香薷、薄荷、淡竹叶各5克,车前草10克,水煎代茶饮。可清热除烦,利尿清心,适用于心烦尿赤,口干。

香薷粥:

香薷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香薷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连续 ~5天。可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适用于夏季外感于寒,内伤暑湿所致的暑湿表症,水肿,小便不利等。

香薷二豆饮:

白扁豆 0克,香薷15克,扁豆花5朵,将三者水煎取汁频饮,每日1剂。可化湿消暑,可治疗中暑发热,暑湿吐泻等。

药理作用

⑴挥发油具有广谱抗菌和杀菌作用,并有直接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

⑵抗病毒作用:海州香薷水煎剂1:20浓度时对病毒ECHO11株有抑制作用。

⑶抑菌作用:该品挥发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用平板打孔法测定时,浓度在1:200~1:1000的抑菌圈直径均为9mm。其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用平板打孔法测定,当浓度为1:1.25时抑菌圈的直径为15mm,浓度为1:1.25~1:0.16时抑菌圈直径均为9mm。石香薷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等有较强抑制作用。

⑷对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香薷挥发油对小鼠、大鼠、豚鼠和家兔的离体回肠自发性收缩活性皆有较强的直接抑制作用,但对不同种属的动物的敏感性不同,相比之下,对豚鼠和家兔回肠的抑制作用较强,半数有效量分别为 .6和7.6 g/ml,而对大鼠和小鼠的作用稍弱,半数有效量为14.2和 5.1 g/ml。对豚鼠回肠因鸡蛋清所引起的过敏性收缩和氯化钡所致的过敏性收缩均有对抗作用。

⑸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其挥发油对病原微生物有较强的抑杀作用.实验表明:香薷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的灭活能力,灭活浓度1:1000~1:20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伤寒杆菌、弗氏痢疾杆菌、白喉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卡他球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浓度1:4000~1:25600。1:2000香薷油同75%酒精在处理污水杂菌时有相近似的灭菌能力,6分钟灭菌率分别为99.2%,99. 6%;香薷油的抑菌强度(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弗氏痢疾杆菌)高于碘液,但比西林及新洁尔灭为弱.香薷煎剂(1:20)在体外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京科68-1病毒株和孤儿病毒(ECHO11)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⑹其他作用:实验表明,石香薷挥发油对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显著增强作用;对小鼠、大鼠、豚鼠和兔的离体回肠自发性收缩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对蛋清所致豚鼠回肠过敏性收缩和氯化钡所致豚鼠回肠痉挛性收缩亦有显著抑制作用;此外,尚有利尿、镇咳和祛痰作用.海州香薷提取物在体外对血管紧张素受体和 -羟基- -甲基戊二酸辅酶A有显著抑制作用.

各家论述

①《本草衍义补遗》: 香薷有彻上彻下之功,治水甚捷。肺得之则清化行而热自下。又大叶香薷治伤暑,利小便。浓煎汁成膏,为丸服之,以治水胀病效。《本草》言治霍乱不可缺也。

②《纲目》: 世医治暑病,以香蒲饮为首药,然暑有乘凉饮冷,致阳气为阴邪所遏,遂病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或吐或泻,或霍乱者,宜用此药,以发越阳气,散水和脾。若饮食不节,劳役作丧之人伤暑,大热大渴,汗泄如雨,烦躁喘促,或泻或吐者,乃劳倦内伤之证,必用东垣清暑益气汤、人参白虎汤之类,以泻火益元可也。若用香薷之药,是重虚其表而又济之以热矣。盖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气虚者尤不可多服,而今人不知暑伤元气,不拘有病无病,概用代茶,谓能辟暑,真痴人说梦也。且其性温,不可热饮,反致吐逆,饮者惟宜冷服,则无拒格之患。其治水之功,果有奇效。

③《本草经疏》: 香薷,辛散温通,故能解寒郁之暑气,霍乱腹痛,吐下转筋,多由暑月过食生冷,外邪与内伤相并而作,辛温通气,则能和中解表,故主之也。散水肿者,除湿利水之功也。

④《本草汇言》: 香薷,和脾治水之药。伤暑用之,即消蓄水;霍乱用之,即定烦躁;水肿用之,即行小便。其辛温利水,有彻上彻下之效;甘温和脾,有拔浊回清之功;所以肺得之则清气化行而蕴热自下;脾得之则浊气不干而水道流行也。

⑤《本经逢源》: 香薷,先升后降,故热服能发散暑邪,冷饮则解热利小便,治水甚捷。

⑥《幼科要略》: 考《本草》香薷辛温发散,能泄宿水,夏热气闭无汗,渴饮停水,香薷必佐杏仁,以杏仁苦降泄气。又曰,香薷辛温气升,热服易吐,佐苦降如杏仁、黄连、黄芩则不吐。

⑦《本草正义》: 香薷气味清冽,质又轻扬,上之能开泄腠理,宣肺气,达皮毛,以解在表之寒;下之能通达三焦,疏膀胱,利小便,以导在里之水。《别录》主霍乱腹痛吐下者,是夏月形寒饮冷伤其中阳,以致大气缭乱,上吐下泄,腹痛如绞。香薷能通阳气,所以可治,然此特寒霍乱之轻者耳,如果肢厥脉伏,目陷面青,唇舌淡自如纸,则是真寒直中之阴症,非大剂姜、附、连、萸,不能挽救于什一者,亦非香薷轻清所能胜任。散水肿者,水溢于肤表,本宜发表以开鬼门,且肺气开泄,清肃之令顺其下降之常而小溲自畅,水肿自消。香薷达表通阳,又能利水,故治肿甚捷,此与麻黄解表亦能消肿之理无二。《别录》用一散字,则所以退肿之由,重在散表,不重在利导,其旨更显。昔人每谓此物为治暑要药者,亦指暑月受凉,外寒闭其内热,有发热恶寒头痛等证,则香薷通阳解表,是其专职,而又能导水利湿,更与暑月湿热郁蒸,膀胱不利者相合,非谓暑天百病,香薷一物能通治之也。

化学成分

香薷全草含挥发油0.2%-1%,鲜茎叶含挥发油0.26%-0.59%,干茎叶含0.8%-2%,油中主含香薷酮(elsholtzione)约85%,苯乙酮(acetophenone)约1%,含6-甲基三十三烷(6-methyl-tritriacontane),1 -环已基二十六烷(1 -cyclohexylhexacosane), -谷甾醇( -sitosterol), -谷甾醇- - -D-葡萄糖甙( -sitosterol- - -D-glucoside),棕榈酸(palmiticacid),亚油酸(linoleicacid),亚麻酸(linolenicacid),熊果酸(urso-licacid)),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hydroxy-6,7-dimetho-xyflavone),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5-ydroxy-7,8-dimethoxy-flavone),5,7-二羟基-4-甲氧基双氢黄酮(5-hydroxy-7,4-dimethoxyflavanone),5-羟基-6-甲氧基双氢黄酮-7-O- -D-吡喃半乳糖甙(5-hydroxy-6-methoxyflavanone-7- -D-galactopyranosi-de),刺槐素-7-O- -D-葡萄糖(acacetin-7-O- -D-glucoside)。

 

臌症丸:利水消肿,除湿健脾。用于臌症,胸腹胀满,四肢浮肿,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健康补脾丸:健脾利湿。用于臌症后期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湿热黄疸,小便不利。

骨关节炎会不会遗传

早上后背疼起床后缓解

怎样防止老年痴呆症

孩子晚上睡觉出汗
幼儿便秘
小葵花芪斛楂颗粒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