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应关联众生哀痛反映社会进步吗
药膳食疗 2022年02月14日 浏览:5 次
诗歌应关联众生哀痛、反映社会进步 中国作家崔颖颖 中国当代诗歌的新气象 研讨会在京举办
许多知名3C部落客也给予高度评价。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中国当代诗歌的新气象 研讨会现场
12月9日,中国诗歌学会、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及浦江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中国当代诗歌的新气象 研讨会。骆英、吴思敬、王光明、臧棣、杨志学、曹宇翔等诗人、评论家与会,就中国当代新诗现状及诗人的创作态度与立场进行了深刻探讨。
中国新诗的成长与民族的苦难、国家的兴亡息息相关,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大众文化不断消解诗歌的韵味,对此,骆英认为,诗歌一定要回到诗歌本体中来,要与众生的哀痛相关联,要与社会的进步相照应,要与诗人的心灵健康相映衬。他谈到:在中国社会进程的新时期需要新的诗歌美学,所谓新的诗歌美学就是要让当代中国诗歌回到社会的怀抱、回到人民的怀抱、回到艺术的怀抱,要具有一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大美大爱的精神气质。这样的诗歌美学是面向未来的,而不是自怨自艾的,应该有志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建和民族精神面貌重塑。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在 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引,寻求新的气象。吴思敬认为,诗人们要意识到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的使命担当,认识到 流传后世的诗歌都是与底层人民息息相关的,底层伴随着苦难,苦难孕育着伟大。诗人要有博大的情怀,眼光向下看,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说话。
中国当代诗歌要让人民也要参与其中,真正做到为人民说话,这需要诗人深入到生活中去,深切体味生活的欢乐与哀愁。臧棣在发言中谈到: 中国新诗发展百年,我们又到了一个历史性的节点,应该重新出发。无论从写作经验、写作意识还是从写作方向的把握上讲,我们的新诗应该从固有格局中跳出来,找到一个新的路径。中国诗歌精神和文化中一直饱含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想象,在诗歌书写中关注社会问题、当下现实问题,大的文化关怀与具体的社会焦点问题相联系经常可以激发出很独特的诗歌感受。 多位与会专家表示,中国当代诗歌也要回到古代诗歌所具有的家国情怀、大我精神中去,不断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力量。
研讨会后,中国诗歌学会与浦江县人民政府签订大型诗歌公益活动 我们与你在一起 合作协议。 我们与你在一起 诗歌公益活动由中国诗歌学会、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于今年 月联合发起,号召诗人们深入到社会现实中去,关注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及城市流浪儿童,感受他们的痛苦和忧伤,用诗人手中的笔写出时代和社会对他们的关心。据悉,截至目前,中国诗歌学会共收到近600位诗人的2000多首作品,正在筹备结集出版,拟于明年初在浙江浦江举办 我们与你在一起 大型诗歌公益活动表彰会。
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福州不孕不育医院治疗方法
唐山不孕不育治疗多少钱

- 上一篇: 诗歌世界暨湖南诗歌年选在长沙首发了
- 下一篇 诗歌的纽带中俄诗选展现中俄诗歌魅力吧
-
中国强切尔西基石无解世界波一个进球穿了三门g
2020-09-16
-
意大利媒体炮轰法拉利蒙扎失利令人意外
2020-07-04
-
广西桂林市内分泌疾病医疗联合体共建推进会
2019-07-16
-
哮喘食疗宽胸理气防复发
2019-07-16
-
辽宁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设治未病科
2019-07-15
-
医院药学专委会推进饮片处方规范化研究和推
201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