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膳食疗

房颤与室颤的区别

药膳食疗  2019年08月22日  浏览:7 次

  房颤与室颤的区别

  我们人体的心脏分为左心房和右心室,心脏大部分都在左心房的部位,但是对于一些心脏病的患者很可能就会出现房颤和室颤,这两种现象都会使患者感觉到胸口发抖,而且这两种疾病是有区别的,房颤是指患者左心房的部位发生颤动,而室颤是指有些事发生颤动,那么房颤和室颤都有什么区别呢?

  房颤和室颤都是心室肌肉的颤动,但是两者发生的位置不同,对患者的威胁也大大不同。房颤是心房肌的颤动,在发生时心房丧失泵血能力,因此血液会出现在心房潴留的情况,这会导致心房附壁血栓的形成,一旦这些栓子脱落也会造成脑卒中、下肢静脉栓塞等疾病的风险,但是由于心房心室的距离近,心室肌工作能力正常,通过血流惯性、心室舒张产生的负压效应等,血流同样可以流入心室内继续循环流动,一时半会是不会造成致命的情况的。

  但是对于心室颤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心室是为全身供血泵血的主力,一旦发生颤动,其泵血能力即刻消失,此刻即使心房能够运动也是无可奈何的,因为人体供血的发动机已经停摆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对于室颤必须要视同心跳停止处理,立即心肺复苏,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早电除颤。

  心室颤动(简称室颤)为心室肌快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乱颤,其结果是心脏无排血,心音和脉搏消失,心、脑等器官和周围组织血液灌注停止,阿-斯综合征发作和猝死。室颤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严重心律失常,也是临终前循环衰竭的心律改变。

  引起室颤的原因有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两类。心源性室颤常见的原因为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缺血;非心源性室颤的常见原因有麻醉和手术意外、严重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触电、溺水及药物中毒或过敏等。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总的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以达到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房颤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慢性肺部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亢、心包炎等等,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有关;此外还可以合并有其它类型心律失常。

微信小程序怎么样
微信小程序收费
脑血栓前兆吃什么药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