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误区 不可沸水浸泡
药膳食疗 2019年08月11日 浏览:5 次
摘要:相对于西药来说,中药的副作用还是小一些,所以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科学的煎煮中药,如果煎煮不当会影响到药效的发挥,中医提醒,煎煮中药的时候不要用沸水泡,这样会导致药效流失! 为了提高汤剂的疗效,对中药的煎法历来都很讲究,如明朝李时珍说: 凡物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 。清代医学家徐灵胎也说: 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于此。 为了提高汤剂的疗效,必须重视中药的煎煮。
有人习惯于在中药煎前用沸水浸泡药材,认为这样既缩短煎煮时间,又可使中药有效成分尽可能多地溶出,这实际上是缺乏科学的认识误区,中药不可用沸水泡。
中药所含的遇沸水会因骤然受热而凝固,并使细胞壁硬化,外层形成紧密的胞膜,阻碍内在成分充分溶出。中药所含高分子物质,遇沸水后易形成胶体,亦不利于有效成分渗出。中药切制、粉碎时,表面所留粉末因突然受热而糊化,阻碍药材毛细管通道,使水分难以渗入,成分溶解后又难以向外扩散,最终影响成分煎出。芳香性中药,如薄荷、紫苏、广木香、砂仁、豆蔻等,含挥发油及挥发性物质,遇热易挥发,则不仅忌用沸水泡,煎煮时更应后下。
一般而言,中药煎前多用凉水泡,泡 0分钟左右;但有实验提示,中药煎前浸泡的最适水温为40℃~50℃,此条件既使药材湿润充分膨胀,又提高有效成分煎出率。
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冠心病有什么前兆
小孩缺钙锌吃什么好
云南特色植物灯盏花效果怎么样
静脉炎成因
深静脉血栓的症状
静脉炎是怎么引起的
河南好的医院治疗牛皮癣海南治疗白癜风好的专科医院
重庆整形美容专科哪好

- 上一篇: 石栗子的功效与作用_0
- 下一篇 有一种牛掰,叫我很久没生病了……
-
中国强切尔西基石无解世界波一个进球穿了三门g
2020-09-16
-
意大利媒体炮轰法拉利蒙扎失利令人意外
2020-07-04
-
广西桂林市内分泌疾病医疗联合体共建推进会
2019-07-16
-
哮喘食疗宽胸理气防复发
2019-07-16
-
辽宁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设治未病科
2019-07-15
-
医院药学专委会推进饮片处方规范化研究和推
201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