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呈间断性发作
药膳食疗 2020年02月12日 浏览:4 次
三叉神经痛,指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阵发性的、反复发作的剧痛。从病因学的角度,本病可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指临床上未发现神经系统体征,体检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的疼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指临床上有神经系统体征,检查发现有器质性病变的疼痛,如肿瘤、炎症等。本病属于中医 面痛 头痛 偏头痛 偏头风 的范畴。
一、诊断要点
三角形分割线
1.多在40岁后发病,女性居多。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内阵发性剧痛,如同时伴有面部感觉障碍、角膜反射消失、咀嚼肌无力,以及其他神经系统损害,或疼痛呈持续性,应考虑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2.发病呈单侧性,以第2支、第 支最多。疼痛呈阵发性,骤起骤停,如刀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痛。剧痛持续数秒至几分钟,有时疼痛也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发作频率不定,因病情发展而增多。有的患者同侧面肌痉挛,又称 痛性抽搐 。
.一般呈间断性发作,间歇时间可以是数月或数年。复发多在面部的相同部位,而且疼痛的区域有扩散的趋势。如进食、说话、洗脸、剃须、刷牙、打哈欠,甚至微风拂面,皆可诱发疼痛。
4.存在扳机点,常位于上、下唇外侧、鼻翼、口角、牙龈、颊、舌等处,故有 触发点 或 扳机点 之称,轻轻触摸或牵拉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扳机点位于疼痛的同侧。
二、治疗
1.中医辨证
(1)风寒袭络
症状:阵发性抽搐样、刀割样剧痛,遇风寒则痛剧,遇热稍减,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20g,荆芥12g,防风12g,羌活12g,12g,甘草6g,细辛 .5g,全蝎12g,蜈蚣1条。
(2)风热伤络
症状:面部灼热疼痛,阵发性剧痛,遇热加重,目赤,流泪,恶风,口微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散热,通络止痛。
方药:银翘解毒散加减。连翘12g,银花15g,柴胡15g,地龙9g,全蝎5g,钩藤6g,黄芩20g,甘草6g。
( )风痰伤络
症状:面部阵发性闷胀灼痛,头昏,时吐痰涎,胸脘痞闷,恶心呕吐,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
治法:化痰通络。
方药:天麻汤加减。白术 0g,天麻、半夏各10g,茯苓15g,陈皮12g,枳实12g,竹茹12g,川芎10g,全蝎5g,胆南星15g,甘草6g。
(4)肝
症状:颜面灼痛伴抽搐,头目眩晕,五心烦热,面色潮红,腰膝无力,耳鸣失眠,舌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清络止痛。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黄柏各10g,龟甲20g(先下),石决明15g(先下),生地、熟地各16g,丹皮、泽泻各10g,山萸肉15g,玄参10g,青葙子20g,全蝎5g,蜈蚣10g。
(5)络脉瘀阻
症状:日久不愈,痛有定处,痛如针刺,面色晦暗,目涩,皮肤粗糙,心悸,舌紫暗或有斑点,脉弦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当归10g,川芎15g,赤芍12g,桃仁9g,红花9g,老葱 根,全蝎5g,12g,地龙10g。
2.针刺疗法
(1)主穴
合谷、列缺、内庭、涌泉。
(2)配穴
三叉神经第1支,加太阳、阳白、头维、本神、鱼腰、眉中;三叉神经第2支,加颊车、夹承浆、四白;三叉神经第 支,加下关、地仓;风寒外袭,加风门、风池,温针灸;外感风热,加外关、合谷;肝胃实热,加太冲、内庭;阳明热盛,加太冲、足三里;阴虚火旺,加太溪、风池。
( )操作
平补平泻,隔日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
.耳穴疗法
(1)耳针治疗
取额、上颌、下颌、交感,用毫针中等强度刺激,捻转数分钟。
(2)耳穴贴压
取面颊、上颌、下颌、神门、枕、肝、额、交感、皮质下、三焦及其相应部位,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每日更换1次,每日自我按压 ~5次,5天为1个疗程。
4.穴位注射
取腺苷钴胺注射液10.5mL,灭菌注射用水6mL,盐酸布比卡因 7.5mL。每穴注射0.5mL,每日或隔日1次,6次为1疗程。主穴:地仓、阳白、颧髎。三叉神经第1支,加取攒竹;三叉神经第2支,加取四白;三叉神经第 支,加取夹承浆。
5.艾灸疗法
(1)主穴
下关、合谷、颊车、翳风,合谷、地仓、阳白、颧髎。这两组穴位交替使用。
(2)配穴
外感风寒,加颈5~胸1脊穴、风门;风热扰窍,加大椎;阴虚阳亢,加胸9~腰2夹脊穴;肝胆火盛,加胸9~腰2夹脊穴、太冲、风池、太阳、阳白、曲池;风湿阻遏,加风池、丰隆;瘀血阻络,加气海、血海。
( )操作
①艾条悬灸,每次选用 个穴位,隔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②艾炷无瘢痕灸,每次选用 个穴位,每穴每次灸 壮,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③温和灸,每次选用 ~4个穴位,每穴每次灸 壮,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
6.按摩疗法
患者取坐位,施术者站立其旁,用拇指按压颞部、后颈部、肩部的痛点数次,以酸胀感放射到头面部为佳,并按压风池、率谷、后溪、合谷、下关、颊车、翳风、地仓、阳白、颧髎。每日早、晚各1次。
7.敷药疗法
(1)白附子 g,罂粟壳7g,葱白15g。将白附子、罂粟壳研细末,与葱白捣成泥状,加少量的凡士林,取黄豆大小1粒,放在纸上,贴在患侧的太阳穴处,约1小时左右取下,可以通窍止痛。
(2)取马钱子1g(本药有剧毒,要用香油炸表面发黄为度),乳香、没药各6g,共研细末,用凡士林适量调成膏状,贴敷患侧太阳穴。
8.食疗
(1)白菊花10g,川芎 ~9g,甘草10g。将三者混合均匀,分数次泡茶,频服。
(2)每次取猪脑1只(洗净),天麻10g(切碎),桑叶10g,清水适量,煮成稀粥,每日晨起空腹温服。天麻善祛头风,猪脑专补脑髓,二者合用,既可补益精髓,又可祛头风,实为祛头痛的良好家庭药膳。
( )每次取核桃仁5个,黄精10g,冰糖10g,共研末,搅拌均匀,加入黄酒50mL,共放锅中,以文火煮10分钟,每日2次,温服。本品可活血散寒,祛瘀止痛,对肾亏血瘀头痛有良效。
(4)每次取川芎6g,白芷9g,鳙鱼头1只,放入碗中,隔水同蒸,至鱼头熟为度。每天服食1次,10天为1疗程。本品可祛头风、除瘀血而止头痛,对三叉神经痛有一定的疗效。
癫痫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发作、简单部分发作。原发或继发性全身强直-痉挛发作。混合型发作。可单独或其他抗惊厥药合并服用,对失神发作和肌阵孪发作无效。三叉神经痛由于多发性硬化症引起的三叉神经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原发性舌咽神经痛
成都牛皮癣医院咋样年轻人预防中风的方法济南妇科专科医院
- 上一篇: 放冰箱之前首先应该妥善密封
- 下一篇 吃皮蛋的好处与坏处有哪些
-
中国强切尔西基石无解世界波一个进球穿了三门g
2020-09-16
-
意大利媒体炮轰法拉利蒙扎失利令人意外
2020-07-04
-
广西桂林市内分泌疾病医疗联合体共建推进会
2019-07-16
-
哮喘食疗宽胸理气防复发
2019-07-16
-
辽宁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设治未病科
2019-07-15
-
医院药学专委会推进饮片处方规范化研究和推
201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