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膳食疗

前两天介绍了古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发展历程

药膳食疗  2020年01月31日  浏览:5 次

摘要:前两天介绍了古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发展历程,医学伴随着不同的文化开始有着不同的方向演变,甚至在教皇的影响下,欧洲医学甚至开始出现了倒退。

医学随着人类的发展有了数千年的历史,经历了古代医学、传统医学、近代医学、现代系统医学和实验医学发展时期,将进入智能医学时期。

前两天介绍了古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发展历程,医学伴随着不同的文化开始有着不同的方向演变,甚至在教皇的影响下,欧洲医学甚至开始出现了倒退。

今天我们来看看近代医学,伴随着欧洲文艺复兴,医学也有了快速的发展。

西方医学

罗马的没落,拉开了欧洲的混乱历史,教皇趁机掌握了欧洲近三分之一的土地,教会对人们的思想严格控制,这导致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他们向教会思想挑战,反对宗教迷信的束缚。

14世纪到16世纪这种不满情绪达到了高峰期,他们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

16世纪

文艺复兴的刺激下,人们思想开始挣脱束缚,资本主义快速的发展,出现了黄金热,马克波罗介绍了东方的繁荣富有,使西方人渴望到东方寻找财富,从而开启了历史上的大航海时代。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7年达 伽马发现好望角,1519~1522年麦哲伦环绕世界一周,许多(如鸦片、樟脑、松香),由东方传入欧洲,从而拉开了医疗变革的大门。

医学革命

文艺复兴运动中,怀疑教条、反对权威之风兴起,医界也产生了一场以帕拉切尔苏斯(149 ~1541)为代表的医学革命。

随着古典文献的重视,许多医学家把医学知识当作文字上的学问,而忽视病人和临床经验。

帕拉切尔苏斯教学中积极宣传他的医学思想和治疗经验,并提出硫、汞、盐三元质的说法,认为人的疾病系由这三元质比例失调所致;每个器官有自己的操纵者,如果它异常,硫、汞、盐就会失调,努力寻找各种疾病的有针对性的药物,反对滥用复方。

(帕拉切尔苏斯)

人体解剖学建立

古代人迷信,相信灵魂居住在人的身体之内,因此禁止解剖身体,文艺复兴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打破迷信。

首先提出解剖学革新的确实著名画家达芬奇,此前解剖学知识主要来自盖伦对动物的解剖,达芬奇通过实验发现盖伦的心肺相连理论是不正确的,认为解剖学的发展需要了解人骨骼与肌肉,并且绘制了700多幅解剖图。

此时,解剖学出现了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维萨里,他从学生时代,就冒着宗教迫害的危险,执著地从事人体解剖实验,终于完成了《人体构造》,系统完善地记叙了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构造,并且指出加伦的错误达200多处,从而使他成为现代人体解剖学的奠基人。

(维萨里)

外科的改革

中世纪,手术操作污秽而受到轻视,帕雷改革了外科医疗。

一次战争中,因为药品用尽,帕雷意外的发现用鸡蛋黄、玫瑰油、松节油混合成的油膏意外的好用,此后他配制了多种不同的药膏治疗外伤;他还用结扎法取代烧灼法进行止血,做过异位胎儿倒转术,创制过假肢。

(帕雷)

学新见解

14~16世纪,传染病非常流行,夺去无数人的生命。

弗拉卡斯托罗认为传染病是由一种能繁殖的 粒子 造成的,准确的描述了梅毒、鼠疫等传染病,并且提出了三条传染途径:直接接触、污染物间接传播、空气传播。

17世纪

16世纪,尼德兰发生革命,产生了独立的资产阶级国家荷兰;17世纪,英国推翻了专制王权,建立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度。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工商业支持科学技术,提倡宽容,这些都有进步作用。

生理学的进步

最先在医界使用量度手段的圣托里奥制作了一个小屋似的大称,从而发现即使不排泄,体重也会减少,认为其原因是 不易觉察的出汗 。

但是生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标志是英国医生威廉哈维在1628年出版了一本《心血运动论》,提出血液是循环运行的,心脏有节律的持续搏动是促使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的动力源泉。

(威廉哈维)

显微镜的应用

随着实验的兴起,发明了显微镜,并且人们带到一个新的认识水平。

通过显微镜,意大利的马尔皮吉发现了毛细血管,荷兰业余科学家莱文胡克发现血细胞从毛细血管中流过的情形,他和马尔皮基的观察填补说明了血液怎样由动脉进入静脉的

(莱文胡克)

医学的三个学派诞生

17世纪时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有了进步,医学家不满意过去的医学学说,出现了三个主要派系:物理学派、化学派和活力派。

物理学派主张一切疼痛、恐怖等都是机械的反应;他认为人有灵魂,而灵魂存在于松果体中。

(笛卡尔)

化学派以化学原理解释生理和病理现象,他们认为血液是中枢,一切病理过程都由血液产生。

活力派,认为生命现象不能受物理或化学的支配,生命现象是由生命特有的生命力来维持的,这种生命力亦即活力。

18世纪

18世纪,美国独立,法国发生革命,资产阶级在西欧多数国家取得政权,并且向外扩张势力,发展世界贸易。在商品需要的刺激下,发生了工业革命,极大的刺激了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病理解剖学的建立

到18世纪,医学家已经解剖了无数尸体,对人体的正常构造已有了清晰的认识,意大利病理解剖学家莫尔加尼描述了疾病影响下器官的变化,认为疾病是局部损伤,每一种疾病都有它在某个器官内的相应病变部位。

(莫尔加尼)

在他以后医师才开始用 病灶 解释症状。

叩诊的发明

18世纪后半期,奥地利医生奥恩布鲁格发明了叩诊,他把这个方法用在人的胸腔,以寻找 病灶 。经过大量经验观察,包括尸体解剖追踪,他创立应用至今的叩诊法。

临床教学的开始

17世纪以前的医生都是自学,只要能够通过考试就可以领到毕业证书,17世纪中叶荷兰的莱顿大学开始实行临床教学并取消宗教派别的限制,吸收了不少外国学生,到18世纪,临床医学教学兴盛起来,莱顿大学在医院中设立了教学病床。

外科学的进步

18世纪初,中国的人痘接种经土耳其传到英国,詹纳在实践中发现牛痘接种比人痘接种更安全,为人类最终消灭天花作出贡献。

19世纪

19世纪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关键时刻,自然科学和技术进步很大,同样医学也产生了巨大进步。

细胞病理学的提出

19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R.菲尔肖倡导细胞病理学,将疾病研究深入到细胞层次,认为疾病可用细胞病理来说明。

(菲尔肖)

细菌学的建立

19世纪中叶,由于发酵工业的需要,由于物理学、化学的进步和显微镜的改进,细菌学诞生了。

药理学问世

19世纪初期,一些植物药的有效成分先后被提取出来,至19世纪中叶,尿素、氯仿等已合成。1859年盐类解热镇痛药合成成功,到19世纪末精制成阿斯匹林。其后各种药物的合成精制不断得到发展。

以后,人们开始研究药物的性能和作用。以临床医学和生理学为基础,以动物实验为手段,产生了实验药理学。

诊断学的进步

当时的临床医学中特别注意对内脏器官病理变化的研究和诊断,想尽各种方法寻找病源,听诊器、血压测量、体温测量、体腔镜检查都是在这个时间段开始应用。

外科学的进步

19世纪以前,外科非常落后,知道19世界中业出现了全身麻醉法,外科手术能够在无痛情况下进行,19世纪末局部麻醉弥补了全身麻醉的不足。

1886年,贝格曼采用热压消毒器进行消毒,意味着无菌手术时代的来临,此外止血钳、止血带以及血管结扎的方法也让止血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

中国医学

在1840年以前,具有很大的排外行为,虽然已经有传入外国医学,但是并没有产生影响。

西医的传入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开始了被殖民,1942年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西医作为侵略工具传入中国。

教会医院的建立

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导致对外国宗教强烈排斥,传教士发现,行医能够减少文化上的冲突和隔阂,大批医疗传教士进入中国,加速了西医在中国的传播速度,并且在中国广开诊所。

(教会医院)

据19 6年《中华年鉴》统计,全国20个省有426所教会医院。

国立医学院的兴办

1927年到日本侵华之前一段时间,国内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国民政府认识到发展事业的重要性,开始创办医学院。

(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

近代中医的发展

1920-1940年间,国民政府排斥、抵制中医,实行新的医疗制度,一些中医学家试图将中西医加以汇通,形成中西医学汇通的思潮和学派,造就了如今中国中西医并存的局面。

(反对废中医游行)

进入到19,、20世纪,世界上的医学逐渐开始统一成形,中医逐渐式微。

未完,明天为大家带来现代医学史。

 


活血通络、益气养阴。用于轻中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症状表现为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利、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等用于血栓性脉管炎的毒热证。

全身关节酸痛发响是风湿吗
生物谷药业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