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吃多少肉合适
药膳食疗 2020年01月17日 浏览:4 次
一天吃多少肉合适
文章导读 有一句俗话叫做:民以食为天,就是说饮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吃在人们心里有着不可比拟的地位,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在饮食方面也越来越讲究了,为了身体的健康,越来越多的人更注重养生和保健。每天怎么吃就是很多人都会想到的问题,因此在饮食方面要做到荤素搭配,合理的吃。
一天吃多少肉合适
当然,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每日吃的还是那些“普通”的鸡鸭鱼肉。所以更值得注意的,其实是我们每日吃肉的量。或许你也听营养专家提醒过多次,现代人肉吃得太多,长此以往危害健康;甚至你也可能想稍微少吃两口,可面对膳食指南、营养推荐上的那些“每日××克”的数字,实在云里雾里,不知道该如何控制。
对此,专家建议,其实你只要伸出双手,保证每天吃进去的肉,其总量在“两个掌心”左右,那就基本OK。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绝大多数人每日推荐不论食用鸡、鸭、鱼、虾,还是牛、羊、猪等,总之这些‘肉’的总量在克之间就足够了。可以说,这个标准适用于绝大多数的健康人群。我们可以把这分配在三餐中,也就是说,每餐一两肉其实就差不多了。一两肉,如果是一块精瘦肉,大概就是三指来宽的样子;如果是鱼虾,一个掌心就在75克左右。如果你一顿吃了这么多,一天顿,你的食肉量就基本达标。当然,现在更多的人对比一下这个标准,食肉量其实是远远超标的。
当然,具体到每一个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身形、身体状况和每日的运动情况来做一些微调。比如一个人高马大的男性,每日食肉量在3两(150克)甚至再多点也都可以;如果是个每日保持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或体力工作者,就算放到半斤(250克)也不过分。但如果你已经是胖身材,甚至有了代谢疾病,那么100克每天就差不多了,切莫贪食。
除此以外,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吃肉量可以比这个标准多些,但也别超过太夸张;如果是大病初愈的人,只要病情允许,也应该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这会有助于他的身体康复。
九类人吃肉最损害身体健康
1.脂肪肝患者
脂肪肝是由于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引起的,而肉的脂肪含量往往较高。脂肪肝患者不需要减少蛋白质供应,应优先选择少油烹调的鱼类,多用清炖和蒸煮方法来烹调肉类,去掉浮油再吃。
2.胆囊炎和胆结石患者
过多的动物脂肪会刺激胆囊的收缩,而肉里大量胆固醇会增加胆结石的危险。所以,这类患者要少吃肉,最好用富含大豆卵磷脂的豆制品来替代,配合鱼虾类和低脂肪奶制品来补充蛋白质。
3.糖尿病患者
可以按健康人的数量食用瘦肉,但为了避免心血管并发症,宜优先选用鱼类和禽肉。特别要注意的是肉类烹调应少油,以蒸煮方法为好,避免熏烤煎炸,避免产生过多的糖化蛋白产物。
4.痛风患者
海产品以及动物内脏中含有较多的嘌呤,瘦肉中嘌呤虽然不算高,但积少成多,也不可随意多用。因此,痛风患者应对肉类限量。同时,肉类摄入过量会造成尿液酸化,尿酸溶解度低,更易沉积在体内。
5.湿疹患者
湿疹属于刺激性皮肤疾病,红肉中的大量饱和脂肪酸可能加强皮肤变态反应,从而加重病情,因此宜少吃肉。
6.狐臭患者
此类患者若摄入蛋白质过多,代谢产生的尿素会从汗腺中排出,被细菌分解后加重体味。一般吃荤多的人体味较重,吃肉少的人体味较轻,与此有一定关系。
7.肾功能损害者
虽然肉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蛋白质,但为了减轻肾的工作负担,肾病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略低于健康人的量,必须和肾脏的排泄能力相适应,必要时暂时停止吃肉。
8.心血管疾病患者
研究证实,摄入红肉过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红肉中饱和脂肪酸比例大,胆固醇含量高,对于控制病情不利。应少吃排骨、肥牛等,用鱼肉和豆制品来替代。
9.过敏患者
部分人对牛羊肉等有慢性过敏症状,如果检测发现自己对某种肉有慢性过敏,应至少停止食用3个月,严重者1年以上,然后再试探性地食用,确认没有不良反应,才能把这种肉纳入食谱当中。
缺血性脑血管怎么回事脑梗塞病人
脑栓塞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 上一篇: 狐臭为什么不能吃香菜
- 下一篇 强迫症患者我见了很多
-
中国强切尔西基石无解世界波一个进球穿了三门g
2020-09-16
-
意大利媒体炮轰法拉利蒙扎失利令人意外
2020-07-04
-
广西桂林市内分泌疾病医疗联合体共建推进会
2019-07-16
-
哮喘食疗宽胸理气防复发
2019-07-16
-
辽宁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设治未病科
2019-07-15
-
医院药学专委会推进饮片处方规范化研究和推
201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