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保健

让心灵的翅膀助你飞翔

中医保健  2019年09月05日  浏览:6 次

  本文导读: 一个16岁的少年,遭遇地震后,基本不主动与人交流,对于自己无力救回青梅竹马的邻家妹妹深深自责,甚至出现了心理学上的躯体化症状,频繁呕吐……这个少年叫陈若超,是心理专家韦志中在青羊区体育中心灾区人民临时安置点做团体辅导时发现的。20日,青羊区体育中心灾区人民临时安置点内,15位全国的心理咨询专家对孩子们做了现场辅导。了解到,截至5月20日,在成都市9家综合医院,对287

  一个16岁的少年,遭遇地震后,基本不主动与人交流,对于自己无力救回青梅竹马的邻家妹妹深深自责,甚至出现了心理学上的躯体化症状,频繁呕吐……

  这个少年叫陈若超,是心理专家韦志中在青羊区体育中心灾区人民临时安置点做团体辅导时发现的。20日,青羊区体育中心灾区人民临时安置点内,15位全国的心理咨询专家对孩子们做了现场辅导。

  了解到,截至5月20日,在成都市9家综合医院,对287 例伤员进行了心理状态评估,对其中的14 4名应急性应激反应明显者进行了现场干预。

  孩子“画”出心里话

  “如果地震发生在周末多好,我就可以保护她了。”在帐篷外一块空地上,陈若超遭遇地震后第一次说出了那么多的心里话。

  若超将对妹妹的思念写成了一首小诗:“我不能预知未来,时光也不能倒流。我在那天留下遗憾,对不起,我的好妹妹!”

  “显然,只停留在这个层面是不够的,有了宣泄还得有所转化。”韦志中进一步分析说。一座房子,屋梁、瓦片在不断下落,一个女孩躺在了房子的出口处……看见了若超画笔下想象出的妹妹遇难的场面,那是这段时间来一直藏在若超心中的恐怖画面。

  此时,孩子妈妈开始掉眼泪,心理专家李敏给予了一定干预后,她担心和恐惧的不良情绪逐步转为对孩子的鼓励。

  在共同的努力下,若超将自己写给妹妹的诗以及画都一并烧给去了天堂的妹妹。“我会活好每一天,我还会完成我们的约定,我知道我一定能做到……”若超最后还告诉,他会在临时课堂内好好学习,“如可以,我将来要学医救人。”

  让每个人说出经历

  5月21日19时,成都华西医院骨科一病房内,由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李晓琳教授主持,一场面向7位骨折病人的团体心理支援正在进行。病人分别来自汶川、绵竹、彭州等重灾区,从 0岁到70多岁不等。7位病人床边各坐一位从各地支援灾区的心理医生,他们此前一刻钟已经在做一对一的交流和心理疏导。

  60多岁的贾康凤一条腿骨折,她说起那段地震的经历,“天摇地动,刚跑出屋房子就塌了,太害怕了”,说着说着,她流起泪来……最后她说,心里好多了。

  随后,每位病人都述说,李晓琳不时插话或安慰或鼓励,每位一对一的医生都双手握住病人的手,时时在病人耳边小声交流着……

  心理危机干预队负责人孙学礼教授说,统计显示,如果不干预,三到四成受灾者会一生留下阴影。

  地震发生后,成都市制定了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对100名心理教师进行了“灾难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同日,开通24小时心理咨询。外援技术力量也陆续进入成都。

小儿不吃饭怎么办
精神焦虑抑郁消化不良大便干
小孩脾胃虚弱如何调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