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偏方秘方

藩国木心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

偏方秘方  2020年07月18日  浏览:3 次

1927年2月14日,浙江乌镇东栅的一户书香世家里,诞生了一个小孩,取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他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笔名: 木心。

1927年2月14日,浙江乌镇东栅的一户书香世家里,诞生了一个据悉小孩,取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他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笔名:

木心。

很多人都是因一首《从前慢》而知道的木心。

木心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起初学习油画,后面探讨中西绘画。

1947年,年轻的木心一腔热血参与了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他走上街头,演讲,发传单,在大卡车上跳上跳下。

第二年,木心投奔新四军绘制马恩列毛的画像,后因此事被当时的上海市长下令开除学籍,又被国民党通缉。

1970年文革时期他未能幸免,被捕入狱

后来,木心平反。55岁,定居纽约;62岁,给艺术家们授课;76岁,有了首次个人画展;79岁,回归故里乌镇;84岁,逝于故乡。

木心曾说,“不早熟,不是天才,但天才一定要晚成才好。”这说的也正是木心本人。大器晚成,在文坛一出现,就迥然绝尘,震惊世人。

1950年,木心被聘为教师,待遇不错。但不久后,木心就辞职了,

他要当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现在生活虽好,但这是常人的生活,温暖、安定、丰富,于我的艺术有害,我不要,我要凄清、孤独、单调的生活。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如果你以艺术决定一生,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了。”

辞职让更多人得到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服务、更好的住房保障,既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也需要注重公平的制度设计。友“大智若愚”说,期待今年两会涌现出更多“中国好声音”,促进社会资源分配更公平,百姓生活更如意。后,木心带着书、画笔上了莫干山,开始专心读书,专心写文,专心作画。

他的人生,从认识自己开始。

他在最开始,就清清楚楚地明白,他要做艺术家,要把自己奉献给艺术。

木心在1971年被捕入狱18个月。坐牢期间,他家数次被抄。20本文字手稿,被红卫兵烧为灰烬。他在狱中断了三根手指,得闻忧心如焚的母亲已经过世。

劳动期间,木心需要扫地、刷厕所。他曾绝望投海,被追兵捞起后投进监狱。他自杀过一次,想通了——‘文革’已来,决不死,回家把自己养得好好的!

木心在文革时候没有自杀。他并不欣赏老舍那样以死殉道的做法,他欣赏司马迁,以生殉道。他说:多少人自杀,一死了之,这是容易的,而活下去苦啊,我选难的。我以‘不死’殉道。

有人让他写检查,他却将写检查的纸张偷偷省下来,写满了他的小说和散文。他前后写下65万字,层层叠叠的蝇头小楷几乎无法辨认,夜晚的时候还在纸上画出黑色的琴键,用这无声的键盘来弹奏莫扎特和肖邦。

连他自己也说:“我白天是奴隶,晚上是王子”。

刚出狱的木心

“来美国11年半,我眼睁睁看了许多人跌下去,就是不肯牺牲世俗的虚荣心,和生活的实利心。既虚荣入骨,又实利成癖,算盘打得太精。高雅、低俗两不误,生活没有这么便宜的。”

1982年,木心初到纽约。抓襟见肘,只能住在非洲裔和拉美人的杂居之地。但即使这样,他也活得尊贵。他为自己剪裁制作衬衫、大衣,自己设计制作鞋子、帽子,他把灯芯绒直筒裤缝成马裤,在有限的生活费里省出小钱慰劳自己。

关于木心的纪录片《归来的局外人》里,陈丹青说木心那一代人,很多人都放弃了,很多人都毁了,但是木心不愿意被毁掉。

木心说:反抗不是直接的反抗,是人从根本上,你要我毁灭,我不!

他说:吃了再多苦头,也要笑着活出人的样子。“我们在世界上,无非要保持这样一点态度。”

单薄的衣衾,裹不住高贵炙热的心。

少年时的富家子弟,青年时的热血男儿,壮年时的饱经磨难,中年时的颠沛流离。

即便出狱后,得知母亲去世,悲痛之后,也只是一句感慨: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想了想又加上一句,“但不知去原谅谁”。

坐牢期间,受尽折磨,断了三指。但木心笑着,永远一副骄傲的派头。他的65万字手稿里,没有悲愤和诅咒,没有抱怨和控诉,满满的都是对美学和哲学的思考。

文学是他的信仰,“一字一字地救出自己”。

文字的修养,艺术的教养,在木心先生的字里行间清晰可见,那么通透和纯粹。

在他的作品,可以读到一种灵魂,独立,自由,和清透。

他的文学作品有独特的语言风格,有一种洗练清新、不失格调的美,仔细研读,却又发现他的语言里颇有古朴怡然之气,还带着英式幽默,并散发着知识分子的智性。

陈丹青问过他:怎么成为艺术家?木心回答:连生活都要成为艺术。

“我爱兵法,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人生,我家破人亡,断子绝孙。爱情上,柳暗花明,却无一村。说来说去,全靠艺术活下来。关在地下室里,我还是有强烈的创作欲望,我不甘心。只要有了笔,有了纸,有了墨,就有了我的艺术。”

他用坚毅而透彻的心,把日子过成了艺术,以诗篇与画卷保存住了绵绵岁月。

是艺术让他熬过最艰难的岁月。平时只知艺术使人柔情如水,浩劫临头,才知道艺术也使人有金刚不坏之心。

从乌镇到上海,从上海到纽约,从纽约回故乡。84年,孑然一身,惟艺术与文学相伴。

他说:“我不能辜负艺术对我的教养。”

木心是谁?

他是诗人、是文学家、是画家、是艺术家、是先生、是设计师、是音乐家、是囚徒……

他是一个有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

估计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在晚年,还可以在这个时代意外收获这么多的拥趸,成为人人脱帽致敬的木心先生,成为文学界的一道雾色风景。

究其原因,不过是,木心的所有作品里都浸染着他的灵魂,而那灵魂都闪耀着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光芒。

作家朱也旷谈及木心时说:“使他超越他人而成为圣徒的,既不是他的禀赋,也不是他的学识,甚至也不是他在逆境中的表现,而是他的心灵,一颗雅尚高洁、向死而生的心灵。”

他过上了他口中最好的生活状态: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也让我们在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他。

这一位诗人,在肮脏的世界上干净地活了几十年。他不曾俯首妥协。也不曾庸碌放荡。他一辈子不合时宜。也一辈子清醒纯粹。

这是一个坚实冷硬而又温暖柔软的生命,有着不屈的灵魂,不灭的理想。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精神标准。拒斥流俗,不被同化。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这是一个,即使身在黑暗中,也执着着为自己下一场纷飞大雪的人。

(:王怡婷)

宝宝不爱吃饭是积食了吗
廊坊白癜风治疗医院
小儿肚脐贴怎么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