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发展需与技术人才培养与时俱进
偏方秘方 2020年07月10日 浏览:5 次
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让工业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我国相关企业及研究机构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持续探索,更被认为是我国制造业和智能化革命的开端。在此背景下,我国应如何进一步借助工业机器人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工业机器人在我国的普及应用还面临怎样的难题?
大部分企业是自动化设备企业的潜在客户
在过去十年里,国内发展迅速,在此过程中,极大地带动了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的增长。由于工业制造业的高度集聚,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样被很多业内人士看好。
自2008年以后,虽然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但这相应地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传统制造业迫切的转型需求,为自动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土壤。据机器人产业研究专家罗百辉观察,经过几年来的大浪淘沙,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非常注重自动化、并且拥有较强的实力。小工厂往往不会去自动化,而较具规模的、眼光更为长远的企业,则会更快地通过自动化提升竞争力,尽管这要承受短期内的大量成本投入。因此,目前大部分企业是自动化设备企业的潜在客户。
机器人产业技术人才培养需与时俱进
尽管市场前景看好,但工业机器人在我国的发展也并非一马平川。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应用人才的匮乏。据罗百辉分析,企业买进工业机器人之后,需要把标准机器人变为应用机器人,需要把工业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控制软件、机器人应用软件、机器人周边设备结合起来成为系统,才能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当中。然而,这个过程以及具体的操作,由于技术要求较高,并且属于新兴领域,目前专业人才十分缺乏。在国内的高校当中,虽然很多都设有自动化相关专业,但设有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专业的非常少。这就造成了全国范围内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的极大缺口。如果这个缺口得不到填补,那么工业机器人很难进一步普及。
不同品牌的工业机器人的集成和应用模式并不相同,因此合格的应用人才必须要有理论的支撑,并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有能力独立地集成和操作各种工业机器人。有了足够的专业人才,才能从应用方面打开突破口,进一步加快推动工业机器人在各大传统制造领域的普及。
人才缺乏的现状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够改变的,企业应该同高校院所联手,通过资源的整合,才能够快速地为行业培养、输送和储备人才。设立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将企业的内部培训搬到学术界,由高校院所承担理论培训的功能,而企业则负责提供实践的平台。 结合双方优势,人才的培养才能事半功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今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而对于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需求。
精神焦虑抑郁消化不良肠胃痛蚌埠治疗白癜风方法月经有血块怎么调养
- 上一篇: 晋城市警方向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亮剑
- 下一篇 捡回来的流浪猫腹泻拉肚子一天两次怎么办
-
湖南3年办10个高研班培训中医人才
2019-07-13
-
国医大师石学敏河南郏县作专题讲座
2019-07-12
-
经常吃核桃可健脑益智
2019-07-11
-
端午临近话艾浴
2019-07-07
-
中国中医科学院课题组赴韩交流
2019-07-07
-
七里香药用验方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