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刺治疗中暑证
偏方秘方 2019年08月06日 浏览:5 次
摘要:针灸治疗中暑的记载,多见于明清的一些针灸书籍,以《针灸大成》、《杨敬斋针灸全书》、《针灸逢源》、《神灸经纶》等为多。据病情进退,可辨为轻重二型。 中暑之病因病机多因机体正气虚弱,复于盛夏感受暑热或暑湿秽浊之气,使之乘虚而入,邪热郁蒸,不得外泄,致正气进一步内耗,清窍被蒙,经气厥逆,而呈壮热神昏甚至热极动风之象。若病情发展,气耗阴竭,则可发生虚脱等危急情况。
据病情进退,可辨为轻重二型。轻证中暑:症见头昏头痛、胸闷呕恶、高热汗闭、烦躁不安、脉洪数、舌苔黄腻。重证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如为暑热蒙心,尚见神昏喘促、转筋抽搐;如属气阴两伤,则现面色苍白、汗出气短、四肢厥冷、猝然昏迷、脉象虚细、质淡白等证候。治疗也可按以上两型分而治之。
(一)轻证中暑
1.治则:清泄暑热。
2.处方:内庭、曲池、内关、太阳。
.方义:内庭为足阳明之荥, 荥主身热 (《难经》),曲池为手阳明之合,两穴合用可泄阳明之暑热;内关通于阴维,阴维之脉行腹里、贯胸膈,故能和胃止呕;太阳为经外奇穴,刺血清热,疏解头部昏痛。
4.治法:宜将病人迅速置于阴凉通风处,解开衣衫。先以三棱针点刺双侧太阳,挤去恶血,余穴均施凉泻法。留针至症状明显改善,留针期间亦须间断运针。
(二)重证中暑
暑热蒙心
1.治则:清热开窍止搐。
2.处方:水沟、百会、委中、十宣;转筋抽搐加阳陵泉、承山、后溪。
.方义:暑热蒙心,清窍闭塞,取水沟、百会以醒脑通闭;委中,膀胱经合穴而属血郄,刺之可泄血分热毒;十宣更有泻热治神、调节阴阳之功。转筋抽搐乃热极动风之象,取筋会阳陵泉穴舒筋解痉;承山为止搐缓挛之验穴;后溪,通于督脉而和脑相维系,更有息风镇惊之效。
4.治法:先刺水沟,深刺至齿,针尖向上,施以泻法。委中、十宣均以三棱针泻血,余穴亦用泻法,强度宜适当加大。留针至神清搐止,须间断运针。
气阴两脱
1.治则:补气滋阴。
2.处方:气海、百会、太渊、复溜。
.方义:气海为元气之海,灸之可大补元气;百会为诸阳之会,更能升阳固脱;太渊乃手太阴肺经原穴,本型为中暑之危重阶段,汗出脉绝,取此以滋肺阴固卫阳;复溜是足少阴肾经经穴,可阴振肾气。四穴合用,内补肺肾之阴液,外固欲脱之卫阳。
4.治法:气海、百会施艾条雀啄法灸,持续下断,直至神志清醒。余穴用针刺,采用补法留针,其间须反复运针刺激。
此型病情危重,宜配合其他中西医疗法。
开窍醒神,祛暑化浊,和中止呕。用于中暑头晕,恶心呕吐,腹泄及晕车、晕船。
月经量少吃啥中药好
肾炎患者要多吃什么食物好
微店下载
补肾固精的食物有哪些
腰酸背痛怕冷怎么办
补肾气血所有中药方
长沙整形美容医院排行榜南京治疗尖锐湿疣最好的专科医院
太原最好的性病治疗专科医院

- 上一篇: 出于医者,出于民间,珍贵的用药谚语选录,100%收藏
- 下一篇 冬季泡温泉的注意事项
-
湖南3年办10个高研班培训中医人才
2019-07-13
-
国医大师石学敏河南郏县作专题讲座
2019-07-12
-
经常吃核桃可健脑益智
2019-07-11
-
端午临近话艾浴
2019-07-07
-
中国中医科学院课题组赴韩交流
2019-07-07
-
七里香药用验方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