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养生

中药只能口服那可不一定仲景就有14种给药

中药养生  2019年11月01日  浏览:5 次

  摘要:鼻为肺窍,职司呼吸,以这些气味浓烈、刺激性强的药物搐鼻,药从鼻入,开窍辟浊通阳,有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又解决了病人口噤,药物不能从口入的困难,为拯救垂危病人的有效方法之一。 洗身法

  《金匮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篇》载: 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又载: 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 ...

  百合病,病久不解而变成渴,邪热留聚在肺,选甘微寒、清肺润燥的百合渍水洗身,此以寒治热也。盖皮毛为肺之合,其气相通,泄皮毛热即泄肺热。

  药物浸渍或煎汤后洗身用于疾病防治的方药很多,如吾地乡人以煎汤沐浴,其效甚卓。

  药摩法

  仲景在《金匮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中提到头风摩散方。以 大附子一枚(炮)、盐等分为散,沐了,以方寸匕,已摩疾上,令药力行 。

  仲景将本方用于偏头风症,附子辛热以劫之,盐之咸寒以清之,内服恐助其火,火动而风愈乘其势矣,而以药掺痛处按摩之,法捷而无他弊。

  含咽法

  《伤寒论》中云: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以末内苦酒(醋)置去黄鸡子内,三沸去渣,少少含咽之。本方半夏涤涎,鸡蛋清敛疮,苦酒消肿。

  笔者曾对咽喉肿痛生疮、声音嘶嗄者进行验证,其效用与珠黄散、绿袍散不差上下。

  着舌下法

  仲景在治尸蹶,脉动而无气,气闭不通,故静而死者,提出 令人以桂屑着舌下 。

  舌下含化确为有效的救卒死给药途径,近代用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治疗心绞痛,较仲景倡此法要落后一千余年。

  日本有人用猪大肠水解蛋白舌下含服疗痔,其机理与本法不谋而合。

  点烙法

  《金匮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中载小儿疳虫蚀齿方,以雄黄、葶苈二味,末之,取腊日猪脂溶,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

  笔者认为蛀齿以雄苈液点烙蛀洞中,能够杀蛀虫,止疼痛。与其他方药相较,此方功卓。

  坐浴法

  狐惑病,蚀于下者,以汤洗之。方载: 以苦参一升,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渣,熏洗。

  苦参苦寒,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对肛、 因湿、热、风、虫引起的湿疹等症,坐浴熏洗之,效验颇著。

  坐药法

  《金匮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载内 方二则,沥阴中汤一则。

  妇人阴中下白物,以矾石丸内之。

  湿热白带用解毒化湿之品局部用药,已被后人接受。如炎、宫颈炎的治疗, 内坐药法简而效捷。

  妇人阴寒,温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以蛇床子 末之,以白粉少许,和合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 。

  子宫寒湿,取辛温燥湿的蛇床子内阴中,助阳驱阴。寒湿型 、宫颈疾患加用蛇床子坐药,其功自倍。

  妇人阴中生疮蚀烂者,以狼牙草三两,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绵缠筋如茧,浸汤沥阴中,日四遍。

  阴中生疮蚀烂,为湿热毒邪蕴结阴中为患,以狼牙洗之。

  苦能清热、辛能散邪、毒能杀虫也。浸汤沥阴,与今日之 冲洗法,何其相似乃尔。

  烟熏法

  狐惑病,蚀于肛者,以 雄黄一味为末,筒瓦二枚合之,烧向肛熏之。

  考雄黄之主要成分为三硫化二砷,以火煅烧后,便分解及氧化为三氧化二砷,即砒霜,其毒性大增,对 风、毒、虫疾确具疗效。

  笔者认为后人将砒剂配制成枯痔锭、枯痔散用于痔疾,与仲景之法,其理类同。

  渍脚法

  《金匮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载矾石汤治脚气冲心,《金匮 杂疗方篇》载救卒死而壮热者方,均用矾石煎沸后浸(渍)脚。

  治脚气冲心方中,矾石用二两;救卒死而壮热方中,矾石用半斤。

  矾石味酸涩、性燥,能却水收湿解毒,渍浸足踝,能起解毒收湿、引浊下行、收敛阳气之功,故对因湿毒引起的冲心、卒死,有一定疗效。

  汉代而下的历代医案中,渍脚法治疗吐血、衄血、头痛的案例很多,扩大了仲景渍脚法的使用范围。

  外掺法

  《金匮要略》中载外掺方二则。

  治金刃伤皮、肉、筋、骨的金疮,用王不留行散。

  方中王不留行止血定痛,除风散痹;接骨木(木蒴藋)治折伤,续筋骨;芍药、黄芩助清血热;川椒、干姜助行血瘀;厚朴消散气滞;甘草益胃解毒;桑根白皮止血。前贤魏荔彤称本方为 金疮家之圣方,奏效如神者也 。

  治浸淫疮,取黄连一味,为粉粉之。浸淫疮为湿热浸淫的一种皮肤病,黄连苦能燥湿,寒能除热,用于此症,药证相当。

  仲景而下,掺药的运用范围扩大,种类增多。如外科疾病,由于疮疡性质和发病阶段的不同,方药之多举不胜举。

  蜜煎导法

  仲景将蜜火煎如饴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内谷道中,治疗燥屎已至直肠,借蜜煎润窍滋燥之力,收导而利之之效。

  后来消痔锭、肛裂锭等药的出现,更扩大了蜜煎的效果与使用范围。

  搐鼻法

  仲景在救卒死方中,提出 吹皂荚末鼻中 , 菖蒲屑,内鼻两孔中吹之 等法。

  鼻为肺窍,职司呼吸,以这些气味浓烈、刺激性强的药物搐鼻,药从鼻入,开窍辟浊通阳,有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又解决了病人口噤,药物不能从口入的困难,为拯救垂危病人的有效方法之一。

  灌耳法

  救卒死方中提到 捣薤汁灌耳中 。

  薤汁亦为芳香辛烈之品,耳、目、鼻、喉七窍相通,薤汁灌耳,能助开结通闭之力。

  灰埋法

  仲景救溺死方: 取灶中灰两石余,埋人从头至足,水出七孔即活 。既注意到保持体温,又考虑到使肢体干燥。

  仲景方书中,还记载有药物涂面、吹耳等法,其作用机理尚待揭示,其临床效果尚待验证。

  温补肾阳,填精止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

小儿脾胃虚弱用药
微信小程序外卖软件
儿童中暑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