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养生

调理脾胃病不可缺了气机升降

中药养生  2019年10月05日  浏览:5 次

  本文导读: 一说到脾胃病,大部分老中医的办法就是健脾燥湿,脾气虚的加点补气药,胃动力不足的加点山楂丸,胃寒的就吃点附子,但是病人的脾胃还是没有太大改善,虽然说脾胃是个慢性病,可是效果也不至于这么慢啊,其实他们是忽略了脾胃的气机升降,脾升胃降,脾胃於堵了,吃再多的健脾药无非是堵得更厉害, 倒不如顺势而为,把脾胃的升降给调整好。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胃气右降 一说到脾胃病,大部分老中医的办法就是健脾燥湿,脾气虚的加点补气药,胃动力不足的加点山楂丸,胃寒的就吃点附子,但是病人的脾胃还是没有太大改善,虽然说脾胃是个慢性病,可是效果也不至于这么慢啊,其实他们是忽略了脾胃的气机升降,脾升胃降,脾胃於堵了,吃再多的健脾药无非是堵得更厉害, 倒不如顺势而为,把脾胃的升降给调整好。

  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胃气右降,胆气和心火随着下降,这是不是一个左边升,右边降的圆圈呢?在这个圆圈里,脾胃一阴一阳,就是中心的轴,一切都是围绕着它们来转。话说这人体里面,五脏六腑是上下分布的,中医认为,其功能也有方向,这些脏腑所引导的气机是处于动态中的。

  这个图画我给大家描述一下。

  首先肾在最下面,属水脏。中医说肾脏是水中含火,水是肾阴,火是肾阳,火我们就明白了,那一定是向上走的,它生什么啊?火生土,也就是说,火性向上走,使得脾土温暖,那么脾是负责什么的呢?是负责把胃吸收的营养(中医叫精微物质)发送到全身的。这脾有个特性,它是向上走的,因为有一部分营养还要到肺脏,与吸入的空气中的精微物质结合,由肺协助向全身输布。

  各位可记住了,中医认为,脾脏之气,是从左边向上升的。

  肾脏中的水呢,水生木,也就是说,在水的滋养下,木气也开始得到了营养,要发展了,它发展的方向也是上升,跟树一样,这个肝脏之气也是从左边往上升的。随着脾土之气上升,中医有句话,叫“肝随脾升,胆随胃降”,就是说的这个。

  好多人说,这中医的肝怎么在左边啊,解剖可是在右边,中医说的是肝气,是肝的功能,是一个功能系统,不单是那个脏器实质。

  所以,左边身体有病,有时要考虑到肝脾之气上升是否正常,尤其是肝气。

  肝属木,四季配春季,象征着万物生发。

  此时各位看到了,这个气机随着肝脾升到了顶部,这里就是肺和心了。各位知道,木生火,这火配五脏是心,四季配夏天,心火的特点其实也是要向上的,但是,由于有肺脏的存在,心火被带向下行。

  肺是属金的,四季配秋天,主肃降,甭管夏天多热,遇到秋天,气机就开始往下降了。这心火本来是要上升的,但是因为有肺金在上面,所以就跟着往下降,直降到肾中,使得肾水不至于过寒,温暖肾水。而肾水随着肝木上承,到达心火的位置,使得心火也不至于过热,这叫“水火既济”。

  有的时候,这个往下降的过程被破坏了,那么心火就无法下降,憋在上面,各位就会看到上面热,下面寒的局面。口渴,眼睛红,口舌生疮,可下面的腿还是凉的。

  在肺金下降的同时,人嘴里吃入的东西进入了胃,然后也是向下走的,所以胃气要下降。在中医里,脾为己土属阴,胃为戊土属阳,阳要下降,阴要上承才对。

  在胃气下降的同时,胆气也随着下降,就是我们说的“胆随胃降”。现在有好多的胃病,就是胃气上逆,胆汁反流,这就是气机逆行的结果。

  各位同样要注意了,这个胃气和胆气的下降,是从右边下行的。

  所以,如果人体的右边有病,要考虑一下气机下行是否遇到了麻烦。

  您现在再看看,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胃气右降,胆气和心火随着下降,这是不是一个左边升,右边降的圆圈呢?

  在这个圆圈里,脾胃一阴一阳,就是中心的轴,一切都是围绕着它们来转。

  这就是黄元御的理论,他最后把一切病都归入到这个圆圈的运转失常,任何一个地方出问题了,把圆圈的运动给“咔嚓”一下挡在了那里,不能转动了,就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就要使用药物,调畅气机,让它们恢复上下运行,这样人体自己就会恢复健康的。

  这个圆圈我说得简单,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黄元御自己论述得还要仔细,术语比较多,各位可以参看他的书。

  那么该有人问了,这个圆圈有道理吗?能治病吗?

  我还跟您说了,黄元御的第五代传人麻瑞亭老中医,就是从黄元御的书里拿出了一个叫“下气汤”的方子(麻老的这个方子我后面会给大家讲的),稍微给加减了一下,变成了一个药性有升有降,调和脾胃的方子,这位老人家一辈子基本就用这一个方子治病,来个患者,他就给调调方子,稍微加减,把气机这么一调,患者就好了。您看他的医案,那就是一个升降,我的感觉,他就是用药在人家的身上拨了一下,把这个不大转动的圆圈给重新启动了,结果麻老一辈子“活人无算”,患者如云。尤其是有很多严重的血液病,还真都被他给治好了。

  前两天还看到论坛里的一个友,没有任何中医基础,自己有鼻炎,怎么都治不好了,最后无奈,就自己从黄元御的《四圣心源》里挑了个治鼻炎的方子,然后在家人的注视下,毅然服用,结果没两天就基本好了,

  这个治鼻炎的方子叫桔梗元参汤,是治疗鼻塞、鼻涕多的那种鼻炎,方子是: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就这么个方子,基本属于食疗的范围,里面多半的药都是食物。

  其中桔梗是升的,开肺气、解毒排脓。

  元参是升的,润燥解毒。

  杏仁是降的,降肺金之气。

  橘皮入气分,清理肺气,化痰降逆。

  半夏是降的,和胃降逆。

  茯苓是升的,去除水湿,助脾气之升。

  甘草是补脾胃的,坐镇中州。

  生姜是散寒的,可以散在外表之寒。

  就是这么个简单的方子。黄元御认为是这个圆圈转得不大灵光了,导致上面的气机堵在那里,所以会出现鼻塞等症状。中医以前也说过:九窍不和,皆属脾胃。就是这个道理。

11个月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回事
孩子积食吃什么药好
宝宝健脾胃食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