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养生

伦敦令人摇头的记忆

中药养生  2020年08月14日  浏览:2 次

伦敦,令人摇头的记忆

筹备7年,为期19天,2012年伦敦奥运会终于比较圆满地拉上了大幕。总体看,这届奥运会是顺利的、成功的。然而,英国人的古板和某种不靠谱,也给人留下了一些令人摇头的记忆。(《半月谈》2012年第16期)

赛场上:错判改判一连串

赛场上,有夺金的喜悦,有失利的懊恼,有受伤的痛苦,也有天上掉下来的奖牌。

本届奥运会频频出现改判情况,几度影响到前三名的奖牌归属,使人不禁感叹奖牌四处飞。只不过运动员们并不知道自己是幸运地被从天而降的奖牌砸中,还是不幸地得而复失。

中国铅球选手巩立姣是其中的幸运儿,由于该项目冠军、白俄罗斯名将奥斯塔普丘克尿检结果呈阳性,金牌被收回,原本排名第四的巩立姣递补获得铜牌。

然而,在女子链球场地上,中国选手张文秀就没那么幸运了。比赛结束后,总成绩显示排在第三的她,已经披国旗绕场一周后,忽然被通知铜牌得而复失。由于技术问题,此前德国选手海德勒的成绩没有被计算在内。在多投一次犯规后,裁判将海德勒第五投第一次的成绩改判为有效,继而将张文秀挤出了前三名的位置。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认为裁判判罚失误,因为德国选手和裁判商量在第五投中又获得一次重投的机会,等于双方同意第一次成绩无效。中国代表团为此提出申诉,但被国际田联驳回。

这样的意外,对于观众而言,可能只是一声叹息,但对于准备了4年之久的运动员们,却是一场噩梦。自行车馆团体竞速赛中,英国队因为提前出发而被取消了比赛资格,而成绩第一的中国女队却被裁判以提前接力违规为由,金牌变为银牌。在这一连串的意外后,最终德国队得到了金牌。连德国媒体都在感叹这是出人意料的金牌。

媒体战:老记们的无奈

场内的各种错判改判,左右着运动员的命运;而场馆外的严防死守,则让不少扛着大炮筒的们叫苦连天。

每个奥运场馆内都有一部分专属的媒体区域,其中一部分有桌子、闭路电视,可以放电脑,还有一部分和普通观众坐椅一样。根据比赛项目和场馆容量,伦敦奥组委在赛前已经将游泳、跳水等项目列为高需求赛事,即需要先行申请单次比赛的门票,持票才能进入赛场内。

这个为足球和板球疯狂的国度,忘记了人们对篮球的狂热。伦敦奥组委没有将篮球设为高需求赛事,于是每次美国梦之队出现的比赛,篮球馆都成了媒体的噩梦。早占座不喝水成了篮球们难忘的记忆。

可容纳9万人的温布利体育场在欧洲也是数得上的大球场。8月11日的男足决赛,并没有要求媒体提前持票入场,而数十位从东伦敦风尘仆仆赶来的却被通知,由于场馆满员,整栋建筑暂时关闭,连媒体中心都不能进入。等待了个把小时后,不少与工作人员吵了起来。混乱的组织工作,让不少外国想念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至少,那届奥运会上,不会因意外而错过比赛。

商业街:遭遇滑铁卢

随着伦敦奥运会接近尾声,英国旅游业原本的掘金计划也意外遭遇滑铁卢。原本预期在奥运期间可能出现的大量游客和消费狂潮并未出现,相反伦敦市中心的客流量比平时还少,这让人大跌眼镜。

奥运会开赛一周后,伦敦传统旅游区客流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1%,餐馆交易额下降了四成,剧院、电影院票房收入减少30%。其中大英博物馆、伦敦塔等着名景点游客人数也减少了三成。

酒店业也并未享受到此前预期的最佳商机,不少旅馆在奥运会开赛后仍然有不少空房,甚至还有一些旅店将闲置房间降价出售。比如一家位于伦敦市中心的五星级酒店由于客人寥寥,为及时止损,将标准价格从350英镑一晚调低至200英镑。

游客数量的减少,一方面是由于英国签证的严苛,控制了部分外国游客;另一方面,伦敦市民和英国民众的避运计划,也让整座城市冷清了不少。

詹姆士是一名普通的伦敦市民。早在奥运前几个月,他就请好了假,要在奥运会期间带着家人外出休假。地铁交通会拥挤,城市四处都是游客,医院可能也拥堵不堪,詹姆士说,考虑到没法正常上班和生活,我要出去躲躲。

虽然伦敦的情况最终没有詹姆士想象得那么糟,但和詹姆士有类似想法的人,的确不在少数。于是,当奥运五环大旗飘扬在伦敦上空时,第三次迎来奥运会的英国人,很多选择了避运,结果伦敦商家们也耽误了最热闹的夏季打折高峰。(驻伦敦 李芮)

任晋生
4个月的宝宝着凉了
儿童怎样增加免疫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