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减肥

山如眉黛近处

中医减肥  2020年07月08日  浏览:2 次

远处,山如眉黛;近处,山势嵯峨, 树木丛生,绿草丰茂 。山间有一旷处,中长一棵巨松,枝叶婆娑,松果累然。轻风微拂,松针疏疏朗朗地落着。树下一块巨石,石面平整,有如一张圆桌。石桌之上,蹲两只松鼠,互相偎依着,都睁了明亮的眼眸,竖了耳朵在仔细倾听。天上明月高悬。

“它们在听什么呢?”每每朋友过来,看到挂在客厅的《听松》,就会问他。

“听万籁有声,听松涛阵阵。”

“里面那只,胸抱一颗松果,就叫果儿;外面这只,鼻尖上有一黑点,该不是马近你自己吧?我看叫近儿倒好。这幅画也不要叫《听松》,改叫《松鼠的爱情》,管保卖一个好价钱。”当朋友提起近儿鼻上的黑点时,马近想不起自己是怎样画上去的,也许是不经意间点上,或者干脆就是笔尖上落下的墨滴,不过,无论如何,这一点却恰到好处,点出了松鼠的可爱。至于改叫《松鼠的爱情》,那是朋友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在远离尘寰之处,它们互相照顾,互相爱恋,听涧水叮咚,虫唱鸟鸣,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没有俗世的纷扰,没有红尘的喧嚣,两颗相爱的心,只为对方搏动,这岂是《松鼠的爱情》能够表达的?再说,这幅画,当初画它,本就不为卖钱来着。

记忆中,那已是前年夏天的事了,当时他正休假在家。一天早上,妻上班去了,他泡一杯热茶,坐窗前欣赏马远的《秋江渔隐图》。他喜欢马远,那个“马一角”。实际上,他爸爸也喜欢,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才给他取名马近。还说,待20岁时,叫他取字不远,并希望他能成为一名画家。他从小喜欢画画,本打算考美院的,只是家贫,而美院学费昂贵,于是作罢。正当他聚精会神的时候,被一细小的窸窣声吸引了,抬头,见一前一后两只松鼠,皮毛光滑柔顺,正抱了窗前的梧桐树枝,睁了明亮的眼眸看他。

他家屋子靠山,周边树多,当初买房时,只是贪图这里环境优美,安静,没想到搬进来之后,却发现这里松鼠特多,即便装了防盗窗,它们也会时不时地出现在窗前。妻于是很讨厌,常说要卖掉这房子,再换一处,不过,他倒喜欢,觉着常有这些小动物造访,会让人内心趋于平和,不浮躁。

窗外,凉风习习,阳光灿烂。端了茶杯,去到阳台上,然而,松鼠并不怕,隔了玻璃看他。特别是前面那只,眼眸明亮而且机灵,还不时地用前爪抹抹脸颊,他不禁笑了。回屋去,拿了松仁、杏仁、榛子,打开窗户,放在窗台上。前面的松鼠就要下来,后面的一只,跑到面前,要拦它。它却不听,仍然前行着,后面的就发出尖锐的叫声。到了窗台,开始时,它也有些许紧张,带些儿警惕,一边吃着,一边看他,明亮的眼眸中,露着温柔与爱恋。

休假结束,便去公司。回家过年时,他几乎要忘记那事了。可是,第二天早上,在窗台上,他又见着了松鼠,但只有前面的那只。松鼠的皮毛不再光滑,眼睛却依然明亮,露着温柔与爱恋,只是分明多了些哀怨。见了他,就在光秃的梧桐枝上,窜上跳下起来,一边发出快乐的吱吱声。

元宵节那天,看着天上的明月,听着刘天华的《听松》,便有了这画。

自然,这幅画寄托了他对人生、对爱情的理想,谁知,现在他下岗了,婚姻也出现裂痕了呢?

在家已经一月,他本想发挥自己的爱好特长,开一间画室或一间装潢店,但是,开画室没有生源,开店又没有资金。工作也不是没有,只是高不成低不就,他便只有在家呆着。身处窘境,他不再顾及那只松鼠,不过,松鼠仍然日日前来,隔了玻璃,睁了明亮、关切、哀怨的眼眸看他。

一日,天气晴好,他对妻说,想出去散散心,妻没有反对,不过,眼里却有不快的神情。他没顾那许多,背了画板,带了午餐,去了附近的仙人峡。那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而且还能俯瞰全城,常有美术老师带了学生去写生。

找好视角,支好画架,放好画板,夹好画纸,他开始画画。完成画作,已近四点,他就开始收拾东西。这时,他发现一只松鼠正蹲在画架之下,睁了明亮的眼眸,温柔地看着他。瞧那神情,像极了窗台上的那一只,继而又想,对于人类来说,大概同一物种都是差不多的吧?于是,他也蹲下,伸手去抚摸它的背脊,抚摸它的长尾,甚至它可爱的明亮的眼睛。那松鼠低了头,露一副舒适的表情。他四周看看,不远处有几棵松果,就去捡来,放在它面前。松鼠并不害怕,抱了松果,跃进草丛,一边还转过头来看他,好像渴望他也跟了去似的。他就起身,走在它后面。松鼠窜前一步,他跟着往前一步。没走几步,他的面前出现了一条石铺小路。这条路怎么从未见过?它又通向哪儿?心中带些讶异,又觉些好奇,跟了松鼠,一直往前。

不知走了多久,过了几条岔路,松鼠倏忽不见了。他猛然想起,自己该回家了。自从下岗以来,妻早已有了怨言。不过,在印象中,近一年来,每次回家,妻似乎都不太高兴。他知道,妻定然是讨厌两地分居的,当初结婚时,他本想让妻调外地去,妻不愿,现在想想,这也算明智之举。而今,假如真的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就随便找一个吧。人总是要吃饭的,自己也过了而立之年,不应该再对现实抱有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何况,也该要一个孩子了,虽然父母已经作古,但岳父母总还是希望早早抱上外孙的。

这样想着,转身回去,可是,无论如何,他找不着回去的路了。闭了眼睛,他告诉自己别紧张,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有路就不怕出不了山去。这时,他听得不远处传来一阵男子的歌声,那歌声浑厚、悠扬。

“去问问路吧。”他想,循着歌声,朝前走去。歌声越来越清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最终,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渡口。离岸十来米远的地方,一只小船正摇向远方去。

边上什么人也没有,他只得叫道:“船夫,能问个路吗?”船夫停止了歌唱。他再说一遍,船夫似乎并不能听清他的问话,摇着船回来。到得面前,他便问如何回去。船夫睁了明亮的眼眸,仔细地告诉了他。然而,顺着小路,左转,右转,右转,左转,中间有多少岔路,他总也记不得。看马近一副左右为难的模样,船夫便说,暂且去他家住上一宿,明天再回。

月亮已斜斜地挂在东方,山风微起,吹着身体,让他觉着了寒冷,山中还不时传来几声鸟兽的怪叫。他犹豫了一会儿,听从了船夫的建议。

船顺着江水向下游而去,两岸树影斑驳。船夫说他叫松儿,刚才那个渡口叫松林渡,并拿出松仁、杏仁、核桃等坚果放他面前。他告诉松儿自己叫马近。听了马近的话,船夫笑了,说他听说过一个叫马远的,居然还有人叫马近。他就说,爸爸喜欢马远,才给他取名马近。并说,自己也喜欢马远,他的画构图独特,线条简约柔美,他喜欢那种宁静、邈远的意境。松儿说自己恰好有一本马远的画集,回家后就可以给他欣赏。

到了松儿的家,马近差点儿惊叫出来,松儿的妈妈跟他母亲像极了。当得知他老家的地址及母亲的姓名时,松儿的妈妈也说奇怪。原来,她是马近母亲的妹妹,只是很小的时候,由于家贫,父母无力抚养,把她送了人。后来,她也曾回过老家,因为修建水库,搬了家,于是找他们不着。

吃过晚饭,姨妈要马近说说母亲死后他的生活,一边听一边流着眼泪。马近又问,他怎么从未听母亲说起她曾有一个妹妹,姨妈说她只和他母亲相差两岁,那时他母亲年龄也小,定然是忘了。之后,她去铺床,叫他休息;松儿则拿了马远的画让他欣赏。

夜半,从梦中醒来,窗外传来悠扬的乐音,闭眼细听,却是《听松》。松涛阵阵,马蹄得得,他似乎看见了兀术的焦躁,岳飞的刚勇。披了衣服,开门出去。循着乐音,沿着小路,走不多远,眼前的情景让他心生怪异。这不是自己《听松》中画的意境么?巨松,石桌,明月,微风。只是,石桌之上并没蹲着松鼠,而是石桌周边,围了四个美女,个个衣着鲜艳,姿容俏丽。一个着红色旗袍的,正弹着古琴,其他三个在听着。他极想过去与她们聊聊,又担心过于唐突,被她们误会,只得藏身树后,静静地看着。《听松》结束,那女子又弹了一曲《春江花月夜》,然后,她们起身,各自散去。

翌日早上,姨妈叫他起床,说昨天没有回去,妻子定要担心了,并让松儿送他一程。松儿却说难得来一趟,叫再住一宿。说实在,他只是觉得不便久留,内心却是极不情愿走的,见松儿开口,就很爽快地答应下来。此时,他看见姨妈白了松儿一眼,也就顾不得了,只是打个给妻子,说在朋友家再呆一天。

松儿去松林渡载人了,他与姨妈唠叨着家常,并问姨妈,这里偏僻,单门独户,连个伴儿都没,怎不搬去山外。姨妈说,自从姨夫死后,她也想搬外面去的,但又想在这里习惯了,空气清新,幽静,怕搬去外面,不习惯那种喧嚣。其间,也想让松儿去外面闯闯,松儿却不愿意,说得等妈妈死了,才会有这念头。不过,每天在渡口摆渡,也能混口饭吃,就随了他。

晚饭之后,他去了石桌那儿,没人,便回房休息,可是,无论如何却睡不着。到了十点左右,又开门出去。此时,他发现昨天见着的那几个女子都在,松儿和姨妈也在那儿。那红衣女子站姨妈身后,在给她捶背。他们一边聊着,一边吃着什么,他便过去。松儿就把她们介绍给他,而马近只是记住了那红衣女子的名字,她叫果儿,是其他三个女子中的一个的堂妹,正趁了假期过来玩的。她们只顾聊着,马近只是听。果儿很少说话,只是顺着眼,捶着背,有时也瞥他一眼,眼睛明亮,温柔而友好。说话时,声音悦耳,如泠泠涧水。他吃着坚果,有一搭没一搭地与他们聊着,只是时时拿眼睛觑着果儿,果儿就低了头。

第二天,他得走了,松儿送他回去。到了松林渡,上岸,左转,右转,右转,左转,到了画画的地方,东西还在。松儿叫他有空再来,他说怕找不着路,松儿说可以打联系,他答应了。

回到家,妻不在。打给她,说单位有活动,今天怕是要晚些回来,叫他自己烧饭或外面吃也行。

妻到家时已经很晚了,而且已喝得酩酊大醉,是一个男人送她回来的,说是同事。他扶妻睡下,并用热水给她擦了脸。睡在妻的身旁,闻着浑身酒味,他无法入眠。更让他揪心的是,在睡梦中,妻不时地叫着一个男人的名字。他越想越不是滋味,拿出她的翻看。他发现打次数最多的就是妻梦中叫着的那个男人,而且对方还发了许多露骨的情爱短信。待妻酒醒之后,他就问她。妻不作声,后来终于无法隐瞒,道出了实情,原来她早有外遇了。接下来,先是分床,然后吵嘴,至于打架了,有时,妻子干脆几天不回家。他内心痛苦极了,每每坐在窗前发呆的时候,他会看见那只可爱的松鼠,睁了明亮的眼眸,露一副悲伤的眼神看他。

这种事,与朋友交谈,势必成为笑柄,他又想到了松儿,决定去他们那儿住几天。去到画画的地方,他却无论如何找不着那条路,打给松儿,松儿说过来接他。

站在当地等了十几分钟,松儿出现了,但他从哪儿出来,马近却未见着。松儿带他越过几处草丛,就见着了石铺小径。到了松林渡,上船,回家。

姨妈见着他时,并没表现出过分的热情,只是见他不高兴,问为什么。他本不想说,但憋在心里难受,于是说了实情。听了他的话,姨妈只是叹息,说:“这是命,你想反抗也没用!”松儿就劝他在家多呆几天。

当天晚上,他又去了石桌那儿,然而,一个人影也没。也许天气已经转凉,忽而,他又想起,松儿说果儿只是来走亲戚的,心想,这一辈子不会再见着她了。由是,怏怏不乐地回去,拿出笔,画了一幅果儿的肖像。

到了白天,松儿见了,问他是不是喜欢上了果儿,他说没有,只是昨晚去到石桌那儿,没见着一个人影,又想到了暑假的事情,就随手画上了。姨妈说没喜欢上就好,可是松儿却不信,一直追问下去,他便说自己打心眼儿里喜欢果儿的多才多艺,她的孝顺内敛。但他是个有妻室的人,不该对果儿有非分之想。

“你妻子早就是别人的人了,你何必还苦苦守着她?假如你真想见果儿,我可以给你创造一个机会。”松儿这样说着时,虽是笑着,却又微微皱了眉头。

“怎样创造机会?”

“让她堂妹捎个信儿就好。”

“她不是在读大学吗?即便捎个信儿也不见得会来。”

“其实,她大学已经毕业了,在一家公司上班,周末可以过来的。”

马近同意了,松儿就去找堂妹。

周五晚上,果儿果然来了,堂妹邀请松儿和马近去她家玩。

开始时,他们搓了一会儿麻将,后来果儿说没意思,不玩了,马近就与她聊天。果儿喜欢音乐与文学,特别是山水诗,于是他们聊王维、谢灵运,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天里,他们去散步,看夕阳,看流水或者坐石桌旁,马近画画,果儿弹琴。到了周日下午,果儿说要回去了,明天还得上班,马近就问她在哪儿上班。

“你想接我上下班?”

“是的。”

“你已经有妻子了,我可不愿做第三者。”

共 85 8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幅画,宁静灵动,物景合一,给人远离尘寰外之感。小说就是从这幅画开始的。画名为《听松》,是绘画爱好者马近的作画。画作的灵感源自两个可爱的小松鼠,他被松鼠明亮的眼睛所洗涤,在音乐中描画出自然界和谐祥和的意境。如果说文字表达的是为文者的心态情感,而画作同样也展示着作画者情感传递。后因工作失意,又遇婚姻变故,马近在双重打击中,心情忧郁,找不到出口,向往画中山水生灵。这幅画给了他无尽的畅想,寄托着他对人生、对爱情的理想。在一个如梦如幻的时空中,画中松鼠幻化为人形,并与马近相爱。为能长相守,马近最终放弃一切而变成一只松鼠,得到了向往的幸福。在梦幻中马近拥有自由与爱情,没有了现实中为生计奔走的落魂与妻子背叛的愤怒。然而,再美的梦都会醒,现实依然是不可逃避的存在,不放弃心中的梦,并去追求,若能得到自然不回避,即使有距离,努力过依然无悔。小说具有强烈的神话色彩,现实与梦幻交织,虚实结合,意境优美,构思巧妙,寓情达意,具有独特的思想艺术风貌。佳作,。:一朵回忆

1楼文友: 22:24:52 听松,听心底的声音。

这篇小说和聊斋一样精彩。 时光是一朵清澈的回忆

回复1楼文友: 16: 8: 6 谢谢老师的精彩点评。听松,确实是听心底的声音,那是对幸福的渴望,也许也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吧。祝快乐。

2楼文友: 02:02:00 人啊,人,竟是如此悲催,只因无法拥有人世间的真情实感,宁肯变身松鼠,在动物世界里抵达爱情的归宿。

这是一篇亦真亦幻的情感小说,想象力丰富,可读性很强,美感与灵性完美结合。

感谢作者再一次赐稿雀之巢,期待您更多的佳作落户我社团。

文中似有几处错别字,请再仔细审读一遍,提交订正。

谢谢先!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2楼文友: 16:45:4 人之所以有苦痛,大概就是在满足物质需要之外有更多的精神需求吧?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即便每个人在他人眼中都是好人,也难免满足不了内存精神的需要,这便是苦痛的泉源,所以古人云:得一知己足矣。谢谢先生的夸奖。

楼文友: 05:55: 2 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很不错。

回复 楼文友: 16: 9: 6 谢谢先生留言。祝快乐。

4楼文友: 09:15:56 原来看过两只蝴蝶,今天又读两只松鼠,五千年的同一首歌,那就是不同版本的爱情,一切皆有可能。感人!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回复4楼文友: 16:40:22 谢谢好友留言。祝秋日快乐。

5楼文友: 11:01:04 昨有两只蝴蝶,今有两只松鼠,版本不同,殊途同归:) 男人的力量原夲就不是来自肉体,而是他的精神和思想的外化与延伸而已。

回复5楼文友: 16:40:42 谢谢来访。祝快乐。

6楼文友: 19: 4:59 在一朵回忆老师编发此篇时,就听到一朵回忆老师的惊叹,读到此文果然与众不同,特别喜欢这种魔幻主义的手法,现代版的聊斋。 位卑言轻布衣身,我以我笔写我心。

回复6楼文友: 07:00:40 谢谢老师夸奖。祝快乐。

快速解决宝宝积食方法有哪些
江西治疗白斑的医院
腋臭止汗用什么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