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减肥

正走进针灸的大门减肥

中医减肥  2020年03月18日  浏览:4 次

摘要:正走进针灸的大门,是高考之后。至今犹记手捧录取通知书时,内心强烈的喜悦,这是当年自己能去的最好的大学,和最喜欢的专业。大学时代,学习只为一个目标,想做个好医生。   王蓄之,号天下无疾。本科毕业于北京中大学系,博士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在高校任教十余年,主讲针灸学、中医学。曾作为美国Fulbright项目访问学者,在犹他州讲授中医针灸课程半年。2008年,作者发起自学中医的线上活动,带领千余位朋友步入中医大门。由其讲稿整理而成的《零起点学中医》,在过去八年间,重印15次,深受广大中医爱好者喜爱,被奉为中医入门经典。

目录

第一章针道

第二章针理

第三章诊法

第四章断法

第五章选经

第六章选穴

第七章配穴

第八章取穴

第九章手法

第十章治法

第十一章治法Ⅱ

第十二章杂谈

作者自序

针灸路上的困惑与求索

转眼间,在针灸路上行走了二十年。这本针灸小书行将出版之际,直想把路上的风雨悉数倾诉,一吐为快。

对针灸的兴趣,源自幼年的经历。祖父是医生,之前在镇上,后来到村里。那时对中西医完全没有概念,只是觉得从瓶瓶罐罐里数好药片,包成小包发给病人,是件很愉快的事。不过,更有意思的,还是长长一根针,扎到头上腿上,就能治病。祖父去世很早,没来得及把自己的经验心得留下来。但播下的这颗针灸种子,已经在心底慢慢发芽。

真正走进针灸的大门,是高考之后。至今犹记手捧录取通知书时,内心强烈的喜悦,这是当年自己能去的最好的大学,和最喜欢的专业。大学时代,学习只为一个目标,想做个好医生。无奈资质平庸,学习又不得法,只是花了不少苦功笨力,背经典,背歌诀。直到毕业考研,对针灸的兴趣已经消磨殆尽,坚决改投方剂门下。

回想起来,大学时代的针灸学习,为日后储备了必要的专业知识,但留下更多的,其实是一处处难解的困惑。

困惑一:经络到底是什么?

作为整个针灸学理论体系的根基,经络理论,是长期笼罩心里的一团迷雾。是神经?是血管?是淋巴?是组织液?是细胞膜?是组织间隙?是凤汉体?是大脑皮质的记忆?连你自己都没法从心里说服自己,教我如何能信你?

困惑二:针灸学的理论体系有结构性缺失。

针灸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包括经络学、腧穴学、刺灸法和针灸治疗四门。与中医学相比,经络学约等于中医基础理论,腧穴学约等于学,治疗学约等于中医内外妇儿。多出的刺灸法为针灸特有。可见,作为学科,针灸学有两部分内容明显缺失,一是诊断学,二是处方学。没有诊断学,如何判断病变经脉所在?如何选经取穴?没有处方学,配穴都基于几条原则,或是经验,这能可靠吗?

困惑三:有效的方法穴位怎么会那么多?

同一个病,用毫针、梅花针、火针、三棱针、腕踝针、腹针、耳针、反射区、筋膜链,各种各样的方法、理论,都可以治,而且讲出来的效果都那么好。同一个病,有几十甚至上百个穴都能治,讲的效果同样也都很好。但问题是,谁能告诉我,对眼前的这位患者,该用哪种方法,选哪个穴?

更多的困惑,不再一一列举。为惑所困,终于放弃了针灸,改学方药。不过,命运有时偏偏喜欢捉弄人。工作后,阴差阳错,无疾做了老师,进了针灸教研室。当时心里的想法就是一个:自己读书时学的稀里糊涂,如今做老师,总不能还是照样糊涂地教学生吧?正是在这个想法的激励下,磕磕绊绊,一路走到今天。

最初的振奋,来自黄龙祥老师的著作《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回顾历史,第一次对经脉有了全新的、清晰的认识。经脉是什么?经脉是古人对人体特定部位间存在特定联系这一现象的形象化理论表达。有了这一点认识,以往看似云山雾罩,迷雾重重的经络学说,倏忽间拨云见日。

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是跟从赵京生老师读博之后。引领走入学问殿堂,师恩重于山,终生铭记。指点、教诲、启发、棒喝,数不胜数。赵师对两种经脉理论的分别,对脉诊法的强调,对针刺手法立意的凝练,都对无疾的影响既深且远。也正是从那时起,脉诊法才进入自己的视野,并开始尝试用于针灸临床。

如果说理论上的学习和研究,为个人针灸实践打下了根基,那么临床上的 开悟 ,是在左常波老师的讲授中完成的。一整套关于 纬 的学说,在当时的无疾听来,有如石破天惊:针灸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脚脖子、腿肚子,这些俗称对针灸选穴竟然居功至伟。此外,在董氏奇穴体系的映照下,传统针灸理论的面貌显得更加清晰。没有参照,就很难发现。

最后一次重要启发,来自许跃远老师的脉诊课程。长久以来,困惑于如何将脉诊法应用于针灸临床。课堂上学到的以五脏为核心的脉诊法,用于指导方药大体没问题,但在针灸诊疗上,明显不适用。所幸许老师的脉诊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将人体各部完全对应到寸口脉上。对针灸临床来说,将这两种脉诊法参合应用,终于可以应对绝大多数情况。

学习至此,剩下的主要就是一点一滴的临证积累,体悟总结。慢慢的,慢慢的,一个朦朦胧胧的诊疗思路逐渐成形:诊脉,了解周身气机状态;针刺调气,以为呼应;再诊脉,观其动静,直至气平。一次与好友交流中,灵光乍现,将这一思路凝练为8个字:倾听脉语,凭针达意。思路一旦清晰,方向随之明确,眼前的路也就一点点开阔起来。

多年顽固的,精神的长期,屡攻不克的痘疹,数十年的腹泻便秘,又或者眩晕突发,耳聋暴起,鼻衄如泉,痛经欲死,乃至高达44℃的发热惊风。当脉诊成为诊察气的途径,患者体内本不可见的气,于是实时呈现出来。而凭借一根细小的针,医生的心意也可以很好地传递给患者。一来一往之际,哪还有病魔,对抗又何必?只剩下倾听,只需要达意。

现代针灸临床,与两个西医学科渐行渐近,一是神经内科,一是软组织外科。无可否认,这种局面的出现,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针灸学科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现代医学理论模式下寻得适合自己生长的领域,一定不是坏事。不过,进一步看,这两种方向下,针灸的理论基础,已经基本脱离了经络传统,唯解剖学马首是瞻。扬弃不一定是坏事,任何时代要进步,都离不开对传统的扬弃。只不过,在扬弃之前,我们是否有必要甄别一下,经络这个虚而不实的概念,是否还有哪些可取之处,可以为今天的我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甚至依然可以作为理论的基础呢?虚化,而非实化,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究竟还有没有意义?

当神内、软外在针灸界大行其道,各种针具、微针系统、奇穴理论风起云涌,传统针灸,你还能做什么?当起效快捷成为针灸最重要的临床优势,传统针灸,你的地盘还剩下几座山头?当经脉理论饱受质疑,赖以生存的基础遭受业内外的摒弃,传统针灸,你还凭什么活下去?如果这些问题也能引起您的共鸣,不妨翻开这本小书,或许能发现一些传统针灸的有趣之处,有用之处,有力之处。

用于皮肤瘙痒、湿疹、手足癣、体股癣、花斑癣、牛皮癣、 炎、鹅掌风、皮炎(过敏性、异位性、神经性、脂溢性皮炎)尿布湿疹、痤疮、白色糠疹和蚊虫盯咬引起的皮肤瘙痒。

做了心脏支架能吃维生素D吗保定中医男科医院小儿积食咳嗽痰多

营养不良的孩子
静脉曲张治疗最好方法
慢性病健康管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