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减肥

解析四类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物质

中医减肥  2019年12月23日  浏览:4 次

  近日,卫生部公布了第二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包括:皮革水解物、溴酸钾、 内酰胺酶、富马酸二甲酯。

  那么,这四类非食用物质到底是什么呢?食用后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危害?昨天向食品专家请教,逐一解读。

  违添主角:皮革水解物

  重灾区:乳制品、含乳饮料

  主要成分是皮革水解蛋白,主要作用为增加蛋白质含量。食品专家称,劣质水解蛋白的生产原料主要来自制革工厂的边角废料,而制革边角废料中含有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钠,用这种原料生产水解蛋白,自然就带入产品中,被人体吸收可导致中毒,使关节疏松肿大,甚至造成儿童死亡。

  违添主角:溴酸钾

  重灾区:面粉、面粉制品

  由于溴酸钾具有增加面筋强度、增白面粉、令品质不良的面粉发酵制成面包时容易成形胀大且不易塌陷等特性,加之价格便宜,素来是面粉业内普遍使用的添加剂。不过这种添加剂在最近几年的实验中被发现会产生溴酸盐,而该物质能够导致试验用的哺乳动物患上肾癌等疾病,因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溴酸钾的化合物列为致癌物质,我国在2005年已经禁止在面包中使用溴酸钾。2008年5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去年1、2月份进境不合格食品黑名单,美国宝洁公司的 品客 薯片就被检出使用了国内禁用的添加剂溴酸钾。

  违添主角: -内酰胺酶

  重灾区:乳制品,特别是 无抗奶

  又称金玉兰酶制剂,主要作用为掩蔽抗生素,是制造假 无抗奶 的元凶。有些奶牛患 炎和其他疾病比较多,为了治疗病牛往往采用青霉素,以致这些奶牛所产的奶中含有抗生素,原料奶质量受影响。一些不法企业和个人往往在奶中加入添加剂 -内酰胺酶,把奶中的抗生素降解,使乳品厂收奶检验员无法查明奶中所含的抗生素。这种做法虽可在检验中蒙混过关,但其降解物仍残留在奶中,饮用这种奶会危害人体健康,后患无穷。

  违添主角:富马酸二甲酯

  重灾区:糕点、月饼及麻辣小食品

  俗称 霉克星 ,主要作用为防腐、防虫。它其实是一种工业消毒剂,在国家标准规定中只能用于建材、塑料制品及竹编等一些工业产品,绝不允许使用在食品中。但由于防霉效果好,一些不法生产厂家就将其添加到食品中,不仅可使食品不易霉变、保质期长,而且色泽鲜艳。但它对人体有害,会损害肠道、内脏和引起过敏,尤其对儿童的成长发育会造成很大危害。

调理便秘的方法
一岁半宝宝便秘怎么办
孩子大便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