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年后年重安水碾群再临特大洪物业
中医丰胸 2021年09月09日 浏览:3 次
并赶在4日签署了为期5年的相关合同。根据合同 (29日傍晚水碾群逐渐被淹。杨先生拍摄)
6月29日,受本轮强降雨影响,位于黄平县重安镇的水碾群时隔21年后,再次被特大洪水淹没,其用于遮风挡雨的十多个棚子相继被洪水冲走,这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碾坊是否受损,将再次面临特大洪水考验。
一夜之间水碾群被淹
6月30日一大早,重安镇热心群众杨先生致电贵州都市报黔东南站称:水碾群被完全淹没了,十多个棚子不知去向。
杨先生说,29日傍晚,重安江江水暴涨,他亲眼看到水碾群逐渐被淹,有三个棚子被洪水冲走,其余的都还保留原地。但是,30日早上一起来发现,水碾群完全被淹没,一个棚子都不见了。
随后,采访了重安中学的梅正魁老师,这次洪水特别大,是自1996年以来再次被完全淹没。梅正魁老师说,他很清楚的记得当年洪水冲走棚子的情景,尽管如此,但已经有600多年历史的碾坊主体设施并没有遭受较大破坏。至于这次能否经受住洪水的考验,得等洪水退却以后才能看清。
据了解,30日上午,黄平县文物局也派出专人前往重安水碾群前往考察,并将考察情况及时上报,待洪水退后将会再次进行勘测,如若有损坏情况,将会及时抢修。
(2010年拍摄的水碾群风貌。刘晓燕摄影)
水碾群始建于明代
为弄清重安江水碾群的历史,采访了黄平县文物局局长陈兴夫。从他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水碾群建在重安江江心沙洲上,始建于明代,据《明史》卷三百一十二四川土司二记载:洪武四年平蜀,遣使谕之。五年,领安抚司二,曰草塘,曰黄平;长官司六,曰真州,曰播州,曰余庆,曰白泥,曰容山,曰重安。永乐四年(1406)设重安长官司,弘治元年(1488)设重安守御千户所,并屯兵于重安江堡上。大量屯军的涌入,带来中原各地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方式,他们利用重安江上隆起的沙洲大规模建造水碾,取替土著居民仍用石碓舂米的原始劳作。
据介绍,建造重安水碾群的选址十分考究。此段江水被沙洲从中剖开,形成北高南低两段江面,两段江面的高差为1.12米。水碾水轮深藏沙洲腹部,每个碾房从沙洲北端开入水孔两眼引江水冲击水轮,南北江面高差产生的水力足以使水轮旋转并带动滚轮工作。
据资料记载,重安江水碾群规模宏大,明末为其鼎盛时期,共有40余座。水碾群现存碾房19座,沿沙洲一字顺江排列。600多年来,碾坊草棚常被洪峰卷走,但沉重的石滚轮和藏于沙洲腹部的水轮却安然无恙。
(水碾坊正在作业时的场景。资料图)
水碾群将得到进一步保护
采访中,陈兴夫告诉,重安水碾群是2013年3月第七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此之前,每当遇到特大洪水将棚子冲走,都是由当地在使用水碾的群众自发搭建草棚,给水碾遮风挡雨。
以前,当地村民一直用水碾群碾谷物,后来由于打米机的广泛使用,水碾群的碾谷功能渐渐消失,村民们改用来碾压加工祭祀用的火香。但目前保存尚好的仍在使用的仅剩13座,另有6座若经修复仍可使用。
水碾群上的棚子是用来遮风挡雨,它本身并不是文物。陈兴夫说,因为重安江几乎每年都会涨水,所以水碾群时常遭受洪水冲刷,近几年来,都是由他所在部门积极争取经费来维修和管理。
据介绍,重安水碾群是特殊地理环境和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南方稻作民族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研究古代农耕文化和屯堡文化理想场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谈及下一步的保护、管理和使用,陈兴夫告诉,去年12月已经完成对水碾群的勘测,现正在编制保护和维修方案,让水碾群将得到进一步保护。同时,发挥水碾群的利用价值,辟为集观光旅游和研究贵州山区农耕文化、屯堡文化的综合场所,让其成为重安江上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杨光乾 来源:贵州都市报)
如何补气避免流失吕梁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长春男科哪好

- 上一篇: 时光贵州有个黑码头艘三无船被取缔
- 下一篇 旺角暴乱潜逃女被告现身承认受台独庇护计划
-
白俄罗斯拟建中医中心
2019-07-11
-
芋头白米粥增白的妙法1
2019-07-07
-
力推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
2019-07-06
-
何首乌与朱砂七翼蓼的区别
2019-07-05
-
不同年龄段的运动方法
2019-07-02
-
葛藟汁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