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大全

中医教你到底该如何养生

中药大全  2019年10月30日  浏览:6 次

  从中医的角度考虑,每个人的中医体质不同,适合使用的养生方法也有区别。我们在挑选养生法时,了解自己的体质状况,这样才能让你 对症下药 。接下来,就为你具体介绍一些体质的养生之道。

  一、平和体质

  平和质即一般健康人的体质状态,是指阴阳平和脏腑气血功能正常,属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之人。

  1、表现为体形匀称健壮 ,面色红润有光泽,头发润泽而稠密有光泽,有弹性,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无口腔异味,舌头颜色呈淡红,舌苔薄而白,食欲、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脉和而有神不容易疲劳,精神充沛,寒热均有较好的 耐受力,平时患病少,肌肉结实,性格随和开朗、乐观积极。若得病也能较快恢复,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力均较强等特点。

  2、发病倾向:平时患病少。

  3、对于平和质的人群养生保健宜饮食调理而不宜药补,因为平和质的人阴阳平和,不需要药物纠正,阴阳之偏正盛哀,如果用药物反而容易破坏阴阳平衡。对于饮食调理首先要 谨和五味 。饮食应清淡,不宜有偏嗜,因五味偏嗜,会破坏身体的平衡状态。过酸伤脾,过咸伤心,过甜伤肾,过辛伤肝,过苦伤肺。其次,在维持自身阴阳平衡的同时,平和质人群还应注意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顺应此变化,以保持自身与自然界的整体阴阳平衡。再则,平和质人群还可酌量选食具有缓补阴阳作用的食物,以增强体质。这类食物常有:粳米、薏苡仁、豉豆、韭菜、甘薯、南瓜、银杏、核桃、龙眼、莲子、等。平和质之人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之品以发散,而不宜食酸收之味,宜食茼蒿、香菜、豆豉、萝卜、枣等;夏日心火当令,宜多食辛味助肺以制心,且饮食宜清淡而不食肥甘厚味,宜食菠菜、黄瓜、丝瓜、冬瓜、桃、李、绿豆等;秋季干燥易伤津液,宜食性润之品以生津液,而不宜食辛散之品,宜食银耳、杏、梨、白扁豆、蚕豆等;冬季阳气衰微,故宜食温补之品,保护阳气,而不宜寒凉之品,宜食大白菜、板栗、黑豆、枣、刀豆等。

  4、调养方式:平和体质之人吃得不宜过饱,也不宜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可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在运动上,年轻人可选择跑步、打球,而中老年人则适当散步、打太极拳。

  二、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是由于元气不足,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由于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的功能下降,进而导致脏腑功能减退。

  1、发病倾向:平素体质虚弱,卫表不固易患感冒或病后抗病能力弱,易迁延不愈,易患内脏下垂,虚劳等病。

  2、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且动则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是其基本特征。若患病则诸症加重,或伴有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脱肛、子宫脱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腰膝痠软、小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

  3、养生原则:补气养气,因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胃为 气生化之源 ,故脾、胃、肺、肾皆当温补。

  4、饮食调养:气虚体质,膳食益气,有发生胃气,助消化,使气血生化有源可用生谷芽、生麦芽之类,去其皮为宜,补气用鲜生药;补血用龙眼肉;补心用莲子肉(去心);补肝肾用杞子;补脾用大枣(如腹满勿用大枣);补肺用百合;补肾健脑用核桃仁;利湿健脾用薏苡仁,冬瓜仁;行气化痰用山楂;养阴润燥用黑芝麻,柏子仁;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少佐陈皮;气血双调,五脏兼顾,注意尽量少吃油炸食物,少喝汤水,勿给本已虚弱的内脏太大压力;也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大麦、山药、籼米、莜麦、大枣、胡萝卜、香菇、豆腐、人参、黄芪、莲子、茯苓等;若气虚甚,也可选用 人参莲肉汤 补养。

  5、药物养生:平素气虚之人宜常服金匮薯蓣丸;脾气虚,宜选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肺气虚,宜选补肺汤;肾气虚,多服肾气丸。

  6、膏方:冬虫夏草10g、人参50g、高丽参50g、西洋参50g、太子参50g、山药50g、黄芪50g、山楂50g、麦芽50g、当归50g、党参50g,共为膏,蜂蜜,冰糖调味。每晨一匙,开水冲服。

  7、调养方式:气虚体质之人可多吃具有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在运动方面可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平时亦可按摩足三里穴,若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预防。

  三、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是由人体阳气不足而导致的温煦,推动、蒸腾、气化的功能减弱,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1、体质特点: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平素怕寒喜暖、四肢倦怠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毛发易落,面色柔白,小便清长、大便时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脉沉乏力、舌淡胖。其人患病则易从寒化、可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或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或身面浮肿、小便不利;或腰脊冷痛、下利清谷;或阳痿滑精、宫寒不孕;或胸背彻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频多、小便失禁。

  2、发病倾向:发病多为寒证,或易从寒化,易病痰饮,肿胀泄泻,阳痿。

  3、养生原则:祛阳法寒,温补脾肾,因为阳虚者关键在补阳。五脏之中,肾为一身的阳气之根,脾为阳气生化之源,故当着重补之。

  4、养生方法:精神调养,《黄帝内经》中说: 肝气虚则恐 ,意思是肝脏功能差的人,容易恐惧,又指出: 心气虚则悲 ,这是说心脏功能低下者精神上易出现悲哀的情绪。中医认为,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故而阳气不足者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易于悲哀,故必须加强精神调养,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去忧悲、防惊恐、和喜怒、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5、药物治疗:偏心阳虚者,宜用桂枝加附子汤;偏脾阳虚者,选理中汤;偏肾阳虚者,宜服金匮肾气丸。

  6、膏方:用鹿茸15g、海马10g、海龙15g、巴戟天50g、补骨脂50g、菟丝子50g、仙灵脾50g、仙茅50g、锁阳50g、肉苁蓉50g、黄精50g、杞子50g、五味子50g、芦芭子50g,共为膏,蜂蜜,冰糖调味。每晨一匙,开水冲服。

  7、饮食调养:对于阳虚体质来说, 补阳 又多从补肾入手。值得注意的是,应该慢温、温补、缓缓调治,同时兼顾脾胃。然而中医所谓 肾阳为根,脾阳为继 ,说的是脾胃的健运,才能 化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 。适当多吃些温阳壮阳食物,以补脾阳气为主。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品,如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根据 春夏养阳 的法则, 平时少食生冷黏腻之品,盛夏不要过食寒凉。要多吃五香牛肉、五香羊肉、五香狗肉等,以壮阳去寒温肾为法。

  8、如果肾阳亏虚腰膝冷痛可用鹿茸泡酒服,如阳虚便秘可用温阳润肠通便的中药肉苁蓉;如果有阳虚症状而服用鹿茸酒特别是患有高血压患者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甚至脑出血,宜慎之。

  9、调养方式:阳虚之人可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

小孩健脾胃的药吃什么好
一周岁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
优卡丹小孩能吃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