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大全

事物都有两面性

中药大全  2020年01月05日  浏览:5 次

摘要:事物都有两面性。如酸的食品,适当吃一点,可以软化血管,防止或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对心脑血管病有好处,但吃得太多,会增加胃酸,久之可能引发溃疡病。 饮食调养,五味皆全不偏倚

《吕氏春秋 尽数》云: 毕数之务在于去害。何谓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味充形,则生害矣 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 这些可以并作一句话,就是你想长寿,辛甘酸苦咸五味食品不能偏倚,偏倚可能会招致疾病。这些经文语言古朴,但至今仍有养生保健的指导作用。 事物都有两面性。如酸的食品,适当吃一点,可以软化血管,防止或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对病有好处,但吃得太多,会增加胃酸,久之可能引发溃疡病。咸的食品也一样,可以补充体内不可缺少的钠离子,但长期高盐,容易引发高血压病,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限制食盐用量,建议每人每天不要超过6克盐,旨在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中医是经验医学,也是平衡医学。说其经验,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的。说其平衡,是因为其指导思想就是平衡阴阳。《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救其本。 所以中医的治病宗旨就是 平衡阴阳 ,给机体内、外造就一种和谐的环境。 养生保健,同样贯穿着 阴阳平衡 的指导思想。如素体阴虚者,容易生热,表现为心烦、失眠、、盗汗等。饮食方面就应多吃点龟、鳖、墨鱼等补阴之品,补阴则可降火(虚火)。素体阳虚者,容易生寒,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夜尿多、阳事不举等。食疗方面就应多吃点狗肉、羊肉等温热之品,旨在回阳去寒。前些日子有个病人来就诊,说患口腔溃疡七八天了,吃过西药不顶用,想开些中药,问我是否有效?我看了看说: 你是否橘子吃得太多? 那还用说,天天都吃 ,他说。我告诉他,橘子吃得越多,口腔会烂得越厉害。为什么呢?因为体内营养失去平衡。你不用吃药,回去买些萝卜,买两根排骨,一块炖汤喝。过了两天他特意跑来跟我说: 你这办法还真灵,回去后照你的办法炖汤吃了,很快就全好了。 吃了 , 好了 ,看来是多么简单的问题,实际上贯穿着中医 平衡、协调 的理念。 药物调养,协调阴阳保平安 药物是因病而设的,有是病用是药,这叫做 对症下药 。中医的用药原则是协调阴阳,补偏纠弊。如《素问 三部九候论》中说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指的是用补虚泻实的方法来纠正机体的虚、实之弊。《素问 至真要大论》也说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指的是用寒凉药物治疗热病,用温热药物治疗寒病,纠正机体的寒热之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药物来健身强体已成时尚。但是,也应遵循上述原则,否则会适得其反。《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有云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指的是因为中气虚而产生形体虚弱的人,须用温气药补养中气,使胃能消化,脾能健运,营养增加,形体就会逐渐丰满结实。精不足指的是精髓空虚,当补之以厚味、富有营养的动植物食品和药品,如、阿胶、龟胶或龟鹿二仙胶等,使其精髓逐渐地充实。俗话说得好, 一口吃不成胖子 ,需要一个过程方可达到平衡的目的。 这里要说明三点:其一,进补之前应进行 健康体检 ,查清是否有隐匿性疾病。如乙肝、隐匿性肾炎、 三高症 (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等,以免贻误治疗。 其二,克服盲从,不能跟潮流,赶时尚,别人买什么,你也买;别人吃什么,你也吃。因为,人的体质各有不同,从中医观点来说,有阴虚体质,有阳虚体质,有气虚体质,有血虚体质,也有阴阳两虚、气血双亏等各种不同的体质,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其三,不要跟着 广告 走。近两年我陆续听到、看到有不少人都在吃 ,为什么?因为商家做了广告,说是 六味地黄丸 补肾。有人问我, 六味地黄丸能吃吗 ?我说为什么不能吃,又不是毒药,吃了会起什么样的作用,就难说了。因为中药(不管是煎剂还是中成药),都有个 四气五味 ,不辨寒、热、温、凉,不辨阴虚阳虚,盲目进补,可能会适得其反。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六味地黄丸是补阴的,肝、的人吃了自然有好处。不可能全国这么多人都是肾阴虚,有的根本就肾不虚,或者是肾阳虚的,吃了岂不是适得其反,自找麻烦吗?

补气,滋肾,益精,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定所致的头晕、心悸、目眩、耳鸣、健忘、失眠、疲乏无力;更年期综合症,病后体虚见证书证候者。

宝宝咳嗽流鼻涕喉咙痛原因
心慌气短头晕
郴州治疗妇科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