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钢铁自残式行业竞争

中药方剂  2020年07月01日  浏览:3 次

钢铁:自残式行业竞争 类别: 机构: 研究员:

[摘要]

投资要点主要事件:统计局公布7月份钢铁行业运行数据,合并海关进出口数据如下:

7月国内粗钢产量为6169万吨,同比增长4.2%。日均产量为199.0万吨,较6月份下降1.7万吨,环比下降0.8%。月粗钢产量41946万吨,同比增长2.1%;7月生铁产量为56 2万吨,同比增长2.9%。月生铁产量为 91 万吨,同比增长 .2%;7月钢材产量为8122万吨,同比增长6.5%。月钢材产量为54896万吨,同比增长6.1%;7月份出口钢材4 2万吨,较6月份下降90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99%。月累计出口 155万吨,同比增长9.7%;7月份我国进口钢材116万吨,较6月份增加6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6.89%。月累计进口811万吨,同比下降12.5%。

行政干预导致市场调节机制失灵:本月粗钢日产量仍为199万吨高位,从微观调研情况和协会数据相互对照检验来看,巨亏引发的大规模减产并没有发生。按常识来说市场经济是通过利润杠杆调节市场需求与供给进行匹配,当需求下滑时,行业利润下滑,效率最低产能会首先进入亏损被清洗出市场。所以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但是产量是和需求匹配吻合的。但本轮市场机制失灵的原因在哪里呢?因为我国钢铁行业并不是一个纯粹市场配置资源的自由流通区,它是一个行政与市场共同参与配置资源的市场。其中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企业在产能中基本各占一半份额,不同体制下经营者的理智决策取舍不同。

在公平竞争条件下,国营企业的通病——效率低下、管理混乱、舞弊现象严重导致企业在供给结构中处于最边际产能位置。但在需求下滑时,首先进入亏损的国有企业不会轻易退出市场,尤其是今年地方政府对产值及税收等方面诉求较之往年更盛,地方主政者往往直接干预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加之国有企业兼具国家信用的特质,信贷输血便捷,如此种种不对称的资源错配导致市场经济机制失灵,当利润对行业供给调节无效的时候,行政干预市场往往会带来市场更大的反噬。7月份我们看到钢价已经击穿现金成本,大中型钢厂产量仍未出现明显下降。当利润无法对供给端进行调节的时候,则必然需要更大剂量的亏损来解决供需匹配问题,而最后行业挤出产能很可能不是最低效的资产,而会是市场化的高效产能。在产能的“零和博弈”中,这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年景;矿石进口环比基本持平:铁矿石进口今年以来仍保持较高水平,超出粗钢产量变化。这一点也是我们在前几期报告中一直强调的——进口矿进口数量和我国的钢铁产量并无太大关系,这一点不想再过多赘述。但有一点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在粗钢产量低速增长中,进口矿继续快速增长,其结果就是资源禀赋短板的国内矿被逐步替代出市场,我们从微观实体了解中也可以找出一些线索,部分东北、华北矿山、选厂已经逐步关停成为“死矿”,若未来需求停滞状态持续更长时间,随着未来海外低成本矿山产能大量释放,国内铁矿关停数量还将进一步增加;对于后期行业运行的研判:

企业库存渲泄超出社会库存影响:有人或许将本轮下跌归咎到贸易商抛售库存放大了市场经济调节机制的问题。但是我们并不这么认为,今年年初至今无论流通性贸易商还是融资性贸易商都处于库存去化的过程中。这样的行为在主动或被动的迫使下持续进行。流通性贸易商由于无法接受去年一年钢厂出厂价格与现货价格倒挂,钢厂协议量大量减少或取消。而融资性钢贸商一方面没有投资渠道去冲减贷款成本,另一方面银行监管加剧,导致跑路情况增多。在实际调研中,在二三线城市库存已经大幅萎缩,流通库存实物释放冲击力较小。而本轮钢价的下跌我们认为是企业产成品库存前置渲泄造成的。由于协议户大量减量,在产量不减的情况下,钢厂的产成品库存大幅积压。部分钢厂今年的销售策略已经由以往的朝南坐,转向平贴市场。我们近期看到大量钢厂销售人员开始开发终端企业,拜访市场说服协议户增加订单。市场出现大量一单一议,目的地定价销售等钢厂直接充当零售商角色的行为,以缓解企业内部库存压力,企业产成品库存的前置渲泄是造成7月钢价崩溃的主要原因。从另一方面看国营钢铁企业低于现金成本生产的本质即以行业利润补贴下游全产业链运转,除了电力行业外,完全市场竞争这样的状态不能长久。若后期需求仍以低迷状态显现,行业体制性弊端必然导致市场机制更严重的反噬,直到亏损让部分产能无法忍受为止;“自残”式的市场竞争:当下钢铁行业中长期最核心的研究重点在于判断未来产能的取舍问题。

济源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灰指甲初期症状
疫情严重,对症中成药在印尼被"抢断货"!太极集团携手海外经销商舍利捐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