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酒一杯,安度大雪
中药方剂 2019年07月29日 浏览:8 次
摘要:酒品种繁多,主要功效为“通血脉,温肠胃,御风寒”。酒性温,味辛而苦甘,温能祛寒,辛能发散,所以酒能温经散寒,行气和血,蠲痹散结。又因酒为谷物酿造,味甘能补,故还可补益肠胃。 淡酒一杯,安度大雪
大雪,在每年的公历12月7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标志着仲冬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这里的雪盛,指的不一定是降雪量大,而是降雪的可能性较大。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 一候鹃鸥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意思是大雪初至,地冻天寒,寒号鸟也不再鸣叫,阴寒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荔挺 为兰草的一种,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俗话说 冬令,开春打虎 ,是说冬令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到了来年春天就不容易得病。《汉书 食货志》中说: 酒,百药之长。 那么在阴寒盛极,阳气始动的大雪之际,我们能否选择饮酒进补来强身健体,安然过冬呢?
我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文化源远流长,且酒与医素有不解之缘, 醫 反映了人们开始用酒治病,《说文解字》载: 醫之性然,得酒而使,故从酉。 酒品种繁多,主要功效为 通血脉,温肠胃,御风寒 。酒性温,味辛而苦甘,温能祛寒,辛能发散,所以酒能温经散寒,行气和血,蠲痹散结。又因酒为谷物酿造,味甘能补,故还可补益肠胃。
自古医家治病常用酒,如梁代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集注》中道: 大寒凝海,惟酒不冰,明其热性,独冠群物。药家多需,以行药势。 所以是取其善行药势而达于脏腑、四肢百骸之性,可助药力外达于表,使一些的行气活血,疏经通络等功效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能使滋补药物补而不滞,故《素问 汤液醪醴论》云: 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以为备耳。 《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瓜蒌薤白白酒汤都加入酒以助药势,以增药力。可见酒在治病养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千金要方》有云: 秋冬间,暖里腹。冬服两三剂,此法终身常尔,则百病不生。 可见在寒气逼人的大雪时节,我们可以煮酒小酌,温通百脉,养精蓄锐。
自制养生酒
杜仲米酒
杜仲、枸杞、当归各15g,糯米20g,冰糖50g,加入低度白酒500ml,密封,置阴暗处存放一个月后即可饮。日服1次,每次15毫升。有、滋补肾阴,强身壮骨之功效,适用于冬季年老体虚、腰膝酸软、面色不华等肾虚血亏者。
人参杏仁酒
核桃仁90克,杏仁60克,人参 0克,黄酒1500毫升。前 味药研碎,放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每日振摇数下,浸泡21天后去渣即成。日服1-2次,每次15-20毫升。有补肾纳气、平喘止咳功效,适用于慢性喘咳、胸闷气短的肺肾两虚或心阳不振者。
大雪之际,人人都适合饮酒吗?
值得注意的是,大雪时节,阳气始萌,少阳春生之气即将生发,肝气渐有生长舒展之势,酒是壮肝气之物, 酒循经络 入肝则善怒有力 ,可见这时过量饮酒可能会导致肝气过盛、肝火炽盛,表现为情绪急躁易怒,口干目胀,头晕耳鸣等。因此在大雪期间,需酌情、少量饮酒,对于平素肝火亢旺者,更需慎饮或戒饮,并注意调摄情志,以助其肝气条达。
一杯人吃酒,三杯酒吃人
众所周知,酒有药性,也有毒性, 酒能益人,亦能损人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酒 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疾动火。 现代医学证实,长期过量饮酒易诱发多种疾病或加重病情,如酒精性肝病、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疾病、痛风等等。因此,大雪之际,饮酒进补的适度原则尤为重要。正如《养生要论》所说: 淡饮,小杯,久坐细谈,非唯娱客,亦可养生。 也许邀得好友两三,小酌畅谈,不求解饮,只为把盏弄欢,这就是寒冬饮酒的完美境界了。
补血生精,健脑补肾。用于体质虚弱,神经衰弱,腰背酸痛,用脑过度,贫血头晕,惊悸健忘,自汗虚汗,畏寒失眠,面色苍白,气虚食减。
宝宝鼻塞如何缓解
慢性肾炎吃的药
小儿低烧怎么处理
服生物谷灯盏花滴丸禁忌
灯盏花龙头企业发展
灯盏花龙头企业怎么样
内蒙古哪家治男科专科医院好吉林哪家专科医院治疗癫痫病
昆明整形美容医院那家好

- 上一篇: 用意练太极
- 下一篇 奥运会上,菲尔普斯拔罐究竟治啥病?
-
裂叶双盖蕨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6
-
气罐PK火罐哪个更好
2019-07-16
-
刮痧的痧斑越重越痛越好吗1
2019-07-15
-
采用针灸减肥会有疼痛感吗
2019-07-06
-
陕西宝鸡市中医医院脊柱微创手术出国门
2019-07-06
-
良药桑叶治痤疮色斑
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