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当宝宝出现不舒服或是生病时

中药方剂  2020年02月06日  浏览:5 次

摘要:当宝宝出现不舒服或是生病时,不妨学学小儿推拿保健手法,帮助宝宝缓解不适。如果宝宝身体健康,进行推拿也有助于宝宝预防疾病的作用。

小孩子生病了,吃药、打针各种折腾,作为家长是最心疼的,小孩能无病无灾、平安长大是家长最大的心愿了。下面一些小儿常用的推拿手法,经常做可以增强体质、起到预防保健的作用,家长们跟着学几招吧!

1.捏脊

人体背部的正中为督脉,督脉的两侧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督脉和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捏脊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达到调整脏腑的作用。

部位:脊柱两侧1厘米处,自长强穴( 后上 -5厘米处)向上,一直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

操作:小孩俯卧,家长位于小孩后方,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两食指抵于背脊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提起,然后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退,做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自下往上(从长强穴至大椎穴),如此反复5次,第 次开始,每捏 下需将背部皮肤向上提一次,完成后两拇指分别自上而下揉按脊柱两侧 -5次。

2.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是一个常用的保健穴位,经常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通经、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部位:膝盖下 寸(小儿手四指头并拢,四指横量的长度就是三寸),小腿(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操作:家长用双手拇指分别按揉双侧足三里穴1分钟(约100次)。

.摩腹

用于消化不好、腹胀、便秘、腹泻的小孩子。

部位:腹部。

操作:小孩仰卧,家长用手掌腹部逆时针打圈按摩,约 -5分钟。

4.退天河水

适用于上火、发热的小孩。

部位:前臂掌侧正中线,从手腕向手肘方向。

操作:从腕部向上推至肘部,100-500次。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宝宝推拿的时间应该要控制,如果时间太短的话起不到效果,而且时间太长我们又害怕伤害到宝宝的身体,所以我们建议小儿推拿的时间最好是在十到二十分钟左右。

1、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2、小儿推拿时手法要轻,不要过重,而且在推拿前应逗小孩开心,以便其配合进行推拿。

、身心放松。做小儿推拿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不要紧张,做到身心都放松。

4、取穴准确。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5、用力恰当。因为力度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力度过大易产生疲劳,且易损伤皮肤。

6、循序渐进。推拿手法的次数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轻逐渐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渐增加。

7、持之以恒。无论用推拿来进行小儿保健或治疗慢性病,都不是一两天就能见效的。常需积以时日,才能逐渐显出效果。所以给小儿做推拿应有信心、耐心、爱心和恒心。

除上述注意事项外,还要掌握小儿推拿的时间,每次以10-20分钟为宜。为了加强疗效、防止皮肤破损,在施以推拿术可选用一定的作润滑剂,如、香油、按摩乳等。若局部皮肤破损、溃疡、骨折、结核、肿瘤、出血等,禁止在此处做推拿。操作时手法尽量直接接触皮肤。小儿推拿后有出汗现象时,应注意避风,以免感冒。此外,在过饥、过饱、或过度疲劳时,也不要给小儿做推拿。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清热宣肺,平喘,利咽。用于小儿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恶寒、咳嗽痰黄、气促喘息、口干音哑、咽喉肿痛。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小儿七星茶颗粒:开胃消滞,清热定惊。用于小儿积滞化热,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烦躁易惊,夜寐不安,大便不畅,小便短赤。

玉林牛皮癣专科医院
宿迁妇科医院
扬州男科医院哪家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