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诊断

坚持将社会救助兜底脱贫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的

中医诊断  2021年11月27日  浏览:3 次

唐山市民政局以“5+1”模式为抓手 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

唐山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持将社会救助兜底脱贫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按照“5+1”模式(“5”即综合运用农村低保、特困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社会福利等五项政策。“1”即积极动员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精准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对全市贫困人口实施了有效兜底保障。

一、实施“5+1”模式,为兜底保障脱贫提供具体遵循

一是用好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政策。为认真落实省委对唐山提出的“两个率先”要求,唐山市将2018年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4308元,通过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对符合低保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同时,将农村集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到农村低保标准的1.6倍、1.4倍,妥善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鳏寡孤独老人728人,将2018年确定为全市“敬老院管理服务质量提升年”,并召开全市性现场观摩会,有效促进了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提升。二是抓好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建立贫困人口医疗救助补充保险,积极推进贫困人口医疗“一站式”结算服务。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政策,救助标准更高,同一年度最高可获得不超过12个月城市低保金;救助效率更快,对急难情况先行救助,小额救助委托乡镇审批;救助形式更活,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救助。今年已开展医疗救助8000多人次,支出资金370余万元。开展临时救助5000余人次,支出资金240余万元。三是落实社会福利政策。我市全面落实经济困难老人补贴制度、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和孤儿生活补贴制度,更好保障经济困难老人、困难残疾人、孤儿的基本生活,解决重度残疾人长期照护困难。四是动员社会力量扶贫。积极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引导有意愿、有能力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向贫困户捐资助困一批;鼓励有条件的社会组织向贫困户提供技术帮扶一批;支持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向贫困户开展志愿服务一批。截至目前,有77家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累计支出资金200余万元。

二、加强统筹协调,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措施保障。制定下发“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兜底保障脱贫”“加强精准认定核查”“脱贫防贫”等4类18份文件,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脱贫提供了政策依据。二是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全市238个乡镇(街道)“一站式”服务大厅全部设有民政综合服务窗口,相比去年,乡镇(街道)专(兼)职民政助理增加51人。村(居)民政服务站增加898个,村(居)委会民政协理员增加2206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三是健全工作制度。建立了周调度、月会诊、季小结制度,对社会救助兜底脱贫定期梳理总结、识别研判,提出改进措施。同时,组建帮带督导组,采取蹲点指导和随机督导等方式,确保兜底保障脱贫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正在澳大利亚出差的他火急火燎地返回美国 三、创新方法手段,积极提升兜底保障脱贫工作成效

一是推行“互联+监督”模式。为了让低保在阳光下运行,在市民政信息和各县(市、区)政府门户站建立低保救助阳光公示平台,做到“三公开”:公开低保对象姓名、家庭住址和享受低保金额等信息,并根据动态管理情况及时更新。二是抓好薄弱环节。针对基层把握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政策不够精准、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采取五项举措,即: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基层把握政策的能力和水平;开展精准核查,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开辟绿色通道,提升基层兜底保障工作效率;开展帮带督导,提高基层政策落实的力度;坚持一户一策,增强兜底保障工作的精准性。三是坚持应保尽保。做到“六个纳入”: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农村特困人员,在尊重个人意愿基础上,将其纳入集中供养;将低保户中符合特困供养条件的纳入特困供养;对家庭成员因残疾、患重病等刚性支出较大、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政策性兜底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后符合低保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低保户纳入综合救助政策帮扶;切实做到应保尽保、不落一人。同时,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精准防贫工作,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海口宫颈糜烂治疗多少钱
武汉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石家庄卵巢炎治疗多少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