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诊断

藩国历史热来得快去得急

中医诊断  2020年07月17日  浏览:4 次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开始,众多非历史专业人士进入历史写作领域,带动起十年来的历史热潮,并与央视《百家讲坛》及其他类似的电视历史讲座互为呼应,使历史热不断升温,还造就了一大批专业和非专业的历史题材作家。

著名学者孙立群表示:“人们对历史感兴趣,主要原因还是想在历史中获得指导现实的智慧,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大都市中谋生的人们,社会压力的增长往往会快于人的适应过程,这便是历史热兴起的根本原因。”

伴随着历史热潮的兴起,很多非专业人士也加入其中,然而历史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著名历史学家、《清史》撰稿人李庚其说:“历史是严肃的学科,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能编造,娱乐化的作品可能会流行一时,但对于真正想从历史中学到东西的人,并没有太大作用。”

草根史学家功力不够

从最早的《闲看水浒》,到后来的《明朝那些事儿》,再到《百家讲坛》的草根历史学家袁腾飞,很多非历史专业的人士在这股历史热里功成名就一、戒指介绍,但是在真正的历史学家眼里,草根历史学家终究还是缺乏一点专业素养。

著名历史学家李庚其说:“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古国,历史资料浩如烟海,真伪夹杂,即便是一个专业的历史学研究者,一生也往往只能研究一代历史,一个领域,而且未必能研究透彻,仅仅整理这些资料,证伪、证真就是个庞大的工程,耗费了无数专业人士毕生的经历,更不用说非专业人士了。” [NextPage]

非专业人士功力不够,创作力必然受到影响,倘若大量创作,质量自然难以保证。而专业人士的创作可能更加艰难,实际上这些年来,也有一些专业人士的著作流行,比如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苦命天子》,黄仁宇的一系列历史学著作。

对此,著名学者孙立群说,“专业人士写历史,首先要做大量的工作,且写作严谨,对于普通人来说很枯燥,专业性太强,一般人很难坚持下来。”

草根历史学家的创作局限其实已经有所显现。不管是史学新偶像“当年明月”,还是“十年砍柴”,这些年来创作的作品知名的依旧是那么多,新的作品何时出现,似乎还没有迹象。

厚黑学多了让人反感

除了创作能力之外,草根历史学家在对历史的认识上也建树很少。早已经有评论家指出,历史热的背后其实是厚黑热,是应试热。

李庚其说:“很多热销的历史作品中,都在宣扬诸多官场厚黑、帝王心术等东西,这些阴暗的东西确实存在,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学习历史不是要学习这些黑暗的东西,而是要预防这些阴暗面影响我们。前车之鉴的作用不是让后面也翻车,而是不要走上老路,这其实是最基本的道理,但在现在,似乎很多人并不重视前车之鉴的意义。”

孙立群也表示:“底线不能颠覆,很多人写历史上的坏主产县涉蔗涉糖税收占到财政收入的30%—70%。全区31个糖业集团拥有糖厂104家人,为他们翻案,我们知道司马迁也写坏人,可是他的观点是批评,不是赞颂。”

草根历史千篇一律地宣扬历史的阴暗面,而且很少有新的观点出现,这也是人们厌倦历史方面书籍的一个原因吧。

孙立群说:“不管任何时代,绝大多数人都是向善的,宣扬阴暗的作品,偶尔一本可能会引起读者的兴趣,多了反而会让人反感。人们读书,是想从中获得希望,而不是更加绝望。”

出版商策划热门选题

历史热催生了无数历史作品和作者,除了少数成名的作者本身是依靠其自身的学识和创作能力之外,更多的还是出版商包装的结果。

一位出版业人士告诉:“历史书畅销,效益明显,自然有人大量跟进。实际上,有很多书并非真正的创作,而是出版商自己策划的。比如出版商提出一个选题,然后组织一些写手各自攒稿,最后合起来就是一本书。这些内容大多是直接翻译各种历史典籍,甚至是照搬已有的历史著作,改头换面便成为一本新书,比如一些通史类的书籍可能是被照搬最多的。”

这样操作的结果,就导致了图书质量的低下和内容的重复,该出版人士说,“比如说一个读者对唐朝的历史感兴趣,去买关于唐史的书,结果买了十本书和买一本书差不多,更不用说哪本书能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独到的观点了。读者看多了,自然就不会再对此类历史书感兴趣了。”

包装作者就热一阵儿

出版商还有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包装作者,该出版人士介绍:“出版商到处寻找历史热门题材的作者,找到后重点包装,打造成一个畅销书作者,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包装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出版商,而是市场,这是无法预测的,因此社会上的历史热总是一阵儿一阵儿的,一个作者包装成功后就热一阵儿,降温速度较快。”

(:郭婧涵)

亳州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宝宝肚子疼可以用肚脐贴吗
丁桂儿脐贴使用时需要勤换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