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诊断

风性主动

中医诊断  2020年02月15日  浏览:5 次

摘要:风性主动,这里所指的风证多是指中医辨证为心脾两虚或血虚或阳亢或内热而引起的内风。它包括西医的面肌痉挛、锥体外系症状,舞蹈病和小儿多动症

(一)治疗痛证

镇静六穴 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尤其是对头面部的疼痛效果更佳。如西医所谓的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以及神经衰弱性头痛,用 镇静六穴 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疗效。曾治陶某,男, 4岁,患左侧三叉神经痛一个半月,经北京各大医院治疗无效。来诊时因剧烈疼痛已一周不能吃饭、饮水,不敢说话、洗脸,服大量卡马西平亦不能止痛,疼痛部位以左鼻翼处最明显,触痛明显,舌淡、苔薄、黄,脉沉细数。辨证为阳明有热,治以 镇静六穴 ,留针 0分钟后疼痛即明显减轻。当时可以大声说话,可以饮水。至第二诊时已能进食,洗脸漱口均不痛,至第四诊疼痛即基本消失,共治疗7次不疼而愈。

(二)治疗风证

风性主动,这里所指的风证多是指辨证为心脾两虚或血虚或阳亢或内热而引起的内风。它包括西医的面肌痉挛、锥体外系症状,舞蹈病和小儿多动症。曾用 镇静六穴 治愈一例面肌痉挛17年的病人。患者女性,44岁,17年前因受风寒后出现右面瘫,用针刺治疗2月余,面瘫基本恢复时出现右侧面肌痉挛。因其居住乡村治疗不及时一直延续至今。来诊时右侧面肌抽搐明显,尤以下眼睑及右口角最重,精力集中时抽搐加重伴心烦易怒,脾气急躁。舌质偏红、苔薄、黄,脉弦数。证属肝阳化风。治以 镇静六穴 加太冲。本例病人共治疗12次(一个疗程)诸症消失。

(三)治疗神志病

本组穴有镇静安神作用,故可用来治疗神志病。中医神志病的病因有脾胃聚湿成,痰阻心窍或情志刺激、肝郁不舒或内伤心脾,心神失养或心火独炽、神志不宁或饮食不节、脾胃不和。这些病因均可导致中医的神志病。就其临床表现相当于西医的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以及和。这些症状都与心主神明有关。心喜静,静则心神内守而神藏,故可用 镇静六穴 来镇静安神。曾治吕某,一月前因生气后胸闷不舒,寡言少语,有时出现身体不自主运动,夜寐差,恶梦纷纭,纳呆,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头晕,时呕恶。舌淡、苔白微腻,脉滑。证属痰浊中阻。针 镇静六穴 加丰隆。经治四次配服一月而愈。

(四)治疗心悸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动异常,心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类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功能性心律失常。曾治疗一例,杨某,男,28岁,因劳伤心脾又居住潮湿而出现心悸(功能性室性早搏)经治疗2个月,服西药无效,而用 镇静六穴 治疗7次,基本控制临床症状。


1.哮喘:本品适用于需要联合应用吸入皮质激素和长效β2一受体激动剂的哮喘病人的常规治疗,吸入皮质激素和“按需”使用短效β2一受体激动剂不能很好地控制症状的患者,或应用吸入皮质激素和长效β2一受体激动剂,症状已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 2.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针对患有COPD(FEV1≤预计正常值的50%)和伴有病情反复发作恶化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这些患者尽管长期规范的使用长效的支气管扩

老年人便秘食疗法
经期不准怎么调理
三岁宝宝流鼻血
友情链接